《乙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3.通过对 C2H6O 可能结构的确定过程,形成由分子组成确定其可能结构的思路,
再经历由结构假设做出性质假设的过程,从应用层面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
认识,并丰富对实验探究方法和历程的理解。
4.感受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乙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与乙
醇有关的能源、健康等社会问题,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与金属钠的反应。
【设计思路】
以实验探究为手段,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学实施时先创设情境、提出
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假设。接着理论分析或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并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渗透变化观、类比观、守恒观、化学方
法观等。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以乙醇的燃烧为主线,从乙醇应用于酒精灯以及
乙醇汽油这个角度出发,先根据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得出乙醇的分子式,进一步分
析了乙醇的结构以及与钠的反应。再根据乙醇的燃烧提出该反应为氧化反应,并
延伸到乙醇的催化氧化。整堂课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
环节一:分析乙醇的应用,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
环节二:通过拼搭模型及动手实验确认乙醇的结构式。
环节三: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乙醇与 CuO 的反应,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环节四:了解酿酒成醋的原因及酒在人体内的代谢。
【教学过程】
一、以生活中的乙醇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 1:分析乙醇的应用,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
【教师】乙醇俗名酒精,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乙醇的应
用有哪些?
【学生】认真思考,列举出身边的乙醇。
【教师】刚才我们所列举的乙醇的这几种用途,分别体现了它具有哪些物理性
质?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乙醇”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化学
的兴趣,通过情境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
二、以实验探究为载体,树立化学基本观
环节 2:通过拼搭模型及动手实验确认乙醇的结构式
【教师】乙醇可用作酒精灯,应用了其化学性质之一:可燃性,请大家根据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乙醇的分子式。
【学生】写出分子式 C2H6O。
【教师】请大家拿出桌上的模型,拼一下符合该分子式的结构可能有几种?
【学生】通过拼搭,写出两种结构式。
【教师】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与新键生成,即化学性质与价键密切相关,
那么这两种结构在化学键方面有着怎样的差异呢?
【学生】找出键的差异,并根据给出的两个实验事实,提出可以验证结构的实验
——乙醇与钠的反应,并开始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并与水和钠的反应作比较,判
断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大小,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拼搭模型,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 不直
接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而是通过乙醇分子式写出来的两种结构式的性质分析,使
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式决定性质”的认识,并学会从结构
的差异分析性质的差别。教师在分析中给予提示,引导学生顺利的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在整个探究分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守恒观、微粒观、类比观等化
学基本观念。
三、以改进实验为载体,领略化学魅力
环节 3: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乙醇与 CuO 的反应,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教师】乙醇用作酒精灯及汽车燃料,体现其具有可燃性,而乙醇可燃的实质是
乙醇被氧气氧化。除了氧气外,其他强氧化剂如酸性重铬酸钾也能氧化乙醇,且
该反应颜色变化明显,曾用于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氧气,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都是强氧化剂,那么弱氧化剂 CuO 能否氧化乙醇?或者说,乙醇能否还原 CuO?
如果能反应,预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做出预测。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在酒精灯加热的铜片上滴加乙醇,让学生观察乙醇液珠
滚过的地方铜片的颜色变化,并将小烧杯罩在铜片上方,让学生感受生成物的气
味。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乙醇能还原 CuO 的结论。
【教师】介绍生成的刺激性物质的成分为乙醛,并提供相关信息。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提供的资料,书写乙醇还原 CuO 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回顾整个实验,铜片先加热形成 CuO,在与乙醇
反应变为铜,形成如图的循环模式,所以整个实验中铜片
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该反应称为乙醇的催化氧化。
【学生】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乙醇的催化氧化在教材的原型实验中,由于乙醇用料较多,除了造成
试剂的浪费外,生成的乙醇溶在大量的乙醇中,很难闻到乙醇的刺激性气味,因
此课堂上进行了实验的改进,将乙醇滴到升高到一定温度的铜片上,学生可以很
明显的看到乙醇经过的地方铜片立即由黑变红,有很强的趣味性,且反应物与生
成物气味对比强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画循环模式图,加强了学
生对催化剂的认识。
四、以乙醇的应用为载体,拓展课堂宽度
环节 4:了解酿酒成醋的原因及酒在人体内的代谢
【教师】介绍乙醛可以进一步催化氧化为乙酸,并结合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解
释为何酿酒会成醋,并普及了为何有些人喝酒会脸红容易醉,有些人却能千杯不
醉。
【学生】认真倾听,兴致盎然。
设计意图:精彩的课堂结尾会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因此,本堂课以
酿酒成醋以及酒在人体内的代谢为结尾,既进一步巩固了乙醇、乙醛、乙酸三者
的转化关系,也拓宽了课堂宽度。且学生发现可以用化学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现象,
觉得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提高了化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