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三节物质的量课时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2019)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物质的量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MgCl2、AlCl3 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 3:2:1 时,三种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 1 D.3:4:3 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间。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50 mLA2 气体与 75mLB2 气体恰好化合生成 50mL 某气态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AB2 B.AB C.A2B D.A2B3 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4 个容器中分别装有 4 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 a.CO2100 mL;b.O2 200 mL;c.N2400 mL;d.CH4600 mL,则 4 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b>c>d B.b>a>d>c C.c>d>b>a D.d>c>a>b 4.3.6 g 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32 g·mol -1,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A.3.3 g B.6.3 g C.8.4 g D.13.2 g 5.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荣获了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C15H22O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 青蒿素的体积约为 22.4L B.青蒿素中 C、H、O 的质量之比为 15:22:5 C.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 282g/mol D.1mol 青蒿素中含 11molH2 6.如果 a g 某气体中含有该气体的分子数为 b,则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NA 为阿伏加德罗常 数) ( ) A. A 22.4bc LaN B. A 22.4ab LcN C. A 22.4ac LbN D. A 22.4 LacN 7.同温同压下,有质量相同的 CO2、H2、O2、CH4、SO2 五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H2>CH4>O2>CO2>SO2 B.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H2>CH4>O2>CO2>SO2 C.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SO2>CO2>O2>CH4>H2 D.所含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CO2>SO2>CH4>O2>H2 8.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指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B.常用单位为 L·mol-1 或 m3·mol-1 C.常温常压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 22.4 L D.其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受温度和压强影响 9. A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6.25g 3FeCl 形成的 3Fe(OH) 胶体粒子数远小于 0.1 AN B.标准状况下,11.2L 甲烷( 4CH )和乙烯( 2 4C H )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2 AN C.标准状况下,11.2L 2Cl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5 AN D.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10.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 CO、CO2 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 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 分子数比 CO2 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 的摩尔体积比 CO2 的摩尔体积小 D.甲中 CO 的密度比乙中 CO2 的密度小 11.意大利罗马大学的 Fulvio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 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 与 N2 的摩尔质量相等 B.N4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等质量的 N4 与 N2 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 1∶1 D.等质量的 N4 与 N2 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 2∶1 12.实验室里需用 480mL0.1mol·L-1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 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 7.68g 硫酸铜,加入 500mL 水 B.称取 12.0g 胆矾配成 500mL 溶液 C.称取 12.5g 胆矾配成 500mL 溶液 D..称取 8.0g 硫酸铜,加入 500mL 水 13.实验室欲用 2 3 2Na CO 10H O 晶体配制100mL 1mol/L 的 2 3Na CO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g 2 3 2Na CO 10H O 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mL 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14.深蓝色的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4 2 3 2 2 243 Cu NH SO H O 3Cu 8NH 2 N 3SO 9H O       ↑ ↑+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3 4 241 mol Cu NH SO H O    分解产生的气体体积为97.1 L B.生成 1mol 2N 转移12 mol电子 C.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 2BaCl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直接检验此反应产生的氨气 15.已知 3NH 和 HCl 都能用来做喷泉实验。若在同温压下用两个相同容积的烧瓶各收集满 3NH 和 HCl 气 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则实验停止后,下列对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不考虑质的扩 散)( )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二、填空题 16.有一真空瓶质量为 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 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 A 时,总质量 为 m3。已知空气对分子质量为 29,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17.利用相关知识填空. (1)等质量的 SO2 和 SO3 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___ (2)4.8gCH4 中所含氢原子个数与____________g 水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3)12.4gNa2R 含 Na+0.4mol,则 Na2R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R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 (4)标况下, 16g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 8.96L,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相对氢气为 ___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若将此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 18.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2.5 大气压),但它在 180℃和常压下开始升华。 (1)氯化铝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 (2)在 500℃、1.01×105 时,氯化铝的蒸气密度为 11.92g/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该条件下氯化铝的摩尔质 量为______,化学式为______。 (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氯化铝是离子晶体还是分子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甲烷( 4C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8g 4CH 中约含有________个分子、含有________mol 电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___L。 (3)所含原子数相等的甲烷和氨气 3NH 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汽车发生强烈碰撞时,安全气囊内的 3NaN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3Na N 和 2N ,所产生的气体快速充满气囊, 可以达到保护车内人员的目的。 ①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它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②若安全气囊内含有 97.5g 3NaN ,则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③若97.5g 3NaN 完全分解,在标准状况下,气囊膨胀的体积约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20.现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密度为 -31.84g cm )配制 -11mol L 的稀硫酸 100 mL。 (1)经计算,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2)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 ①100mL 量筒 ②托盘天平(带砝码) ③玻璃棒 ④50 mL 容量瓶 ⑤10mL 量筒 ⑥100mL 烧杯 ⑦100mL 容量瓶 ⑧胶头滴管 (3)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浓硫酸后,烧杯未洗涤:_______; ②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_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________; ④移液前容量瓶内留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 21.欲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 100 mLamol/L 的氯化钠溶液,设计了下面的操作方案。根据 方案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粗盐样品 mg,在托盘天平左盘上放__________________,右盘上放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________,漏斗中液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操作时应将液体放在________中加热,等加热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在样品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5)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制 100 mLamol/L 的 NaCl 溶液时,应从 Wg 固体中称取 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配制时应在 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定容。 22.实验室用 NaOH 固体配制 1480mL0.2mol L 的 NaOH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 1480mL0.2mol L 的 NaOH 溶液 应称取 NaOH 的质量/g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他玻璃仪器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容量瓶上标有下列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 ②浓度 ③规格 ④压强 ⑤刻度线 (3)配制溶液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并补充横线上的内 容。 A.用 30mL 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 NaOH 固体,放入烧杯,加入少量水(约 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 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 NaOH 溶液沿__________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_________ F.往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1~2cm (4)在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浓度)偏小的有__________(填标号)。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B.称量 NaOH 固体时,天平的砝码已生镑 C.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 D.将所配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常温常压下(25℃、101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主要仪器名称)配制 100 mL 1.0 1mol L 盐酸; ②量取 10.0 mL 1.0 1mol L 盐酸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 ag 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 HCl 全部参加反应,a 应不小于______; ④往广口瓶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按图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至室温,读出量筒中蒸馏水的体积为 VmL。 请将上述操作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④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的量筒。 A.100mL B.200mL C.500mL 读数时除恢复至室温外,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 mV = ___________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则测量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 1.D2.D3.C4.B5.C6.A7.D8.C9.C10.D11.C12.C13.D14.C15.A 16.  3 1 2 1 29 m -m m -m 17.5:6 10.8 62g/mol 16 20 1:3 30g 18.分子晶体 267g/mol Al2Cl6 在加压条件下将氯化铝加热至熔融,测其导电性,若导电,则为 离子晶体,若不导电,则为分子晶体 19.16 g∙mol−1 233.01 10 5 11.2 64 : 85 3 2 33NaN 4N +Na N 碰撞 分解反应 1.5mol 44.8L 20.5.4 ③⑤⑥⑦⑧ 搅拌和引流 偏低 偏高 偏高 无影响 21.粗盐(放在称量纸上) 砝码(放在称量纸上) 靠在烧杯内壁上 低于滤纸的边缘 蒸发皿 剩余较少液体 使钙离子完全形成沉淀而除去 CaCl2+Na2CO3=CaCO3↓+2NaCl 除去过量的 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5.85a 100 mL 容量瓶 22.4.0 500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①③⑤ BCAFED 玻璃棒 液体凹液面最低点与 刻度线相切 AC 23.100mL 容量瓶 0.12 用热毛巾捂住锥形瓶一会儿,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且高出 液面,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 保持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液面相平 0.2V 1L mol 偏小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