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硫及环境保护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课后
练习(苏教版 2019)
一、单选题
1.下列解析不科学的是( )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 CO2 的雨水与 CaCO3 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 Ca(HCO3)2 的缘故。
B.长期盛放 NaOH 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 NaOH 与瓶中的 CO2 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
的缘故。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2.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 溶于水 B.NO2 溶于水 C.CO2 溶于水 D.NH3 溶于水
3.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 Fe2O3+SO3↑+SO2↑,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
的沉淀物是 ( )
A.BaS B.BaSO3 C.BaSO4 D.以上都有
4.在 NH3、HNO3、H2SO4 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 )
A.使用吸收塔设备 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 H2 作原料 D.使用催化剂
5.常温下,铁、铝等金属与下列物质能反应,且产生氢气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6.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 Br-, 2-
4SO ,H2SO3, +
4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和四氯化碳时,下层显橙色,再加入 BaCl2 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 2-
4SO C.H2SO3 D. +
4NH
7.实验中在对某种样品进行检验时,加入试剂顺序的不同对最后结果的判断具有很大影响。某样品中可能
含有 SO42-,实验中加入试剂种类和顺序正确的是( )
A.BaCl2 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BaCl2 溶液
C.BaCl2 溶液,稀硝酸 D.稀硝酸,BaCl2 溶液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 H2SO4 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 H2SO4 具有脱水性。
B.浓 H2SO4 和浓 HCl 混合可制得氯化氢,说明浓 H2SO4 是一种难挥发的酸。
C.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 H2SO4 不反应。
D.反应 CuSO4+H2S = CuS↓+H2SO4 能进行,说明 CuS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硫酸。
9.下列各种试剂中:①浓溴水②食盐溶液③浓 H2SO4④Na2SO3 溶液⑤石灰水⑥氢硫酸 ⑦NaClO 溶液,长
期放置在空气中不容易变质而浓度变小的组合是 ( )
A.①③④ B.④⑤⑥ C.②④⑦ D.只有①③
10.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
11.与实际化工生产流程相符的叙述是
A.制备硝酸的工业中,理论上氨中的氮元素 100%转化为了硝酸
B.制备硫酸的工业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让 Cl2 在 H2 中燃烧制氯化氢,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中获得盐酸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和冰晶石的混合物的方法得到铝
12.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NO2 通入 FeSO4 溶液中 B.CO2 通入 CaCl2 溶液中
C.NH3 通入 AgNO3 溶液中 D.SO2 通入 Ba(NO3)2 溶液中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溴水中通入 SO2 气体 溶液褪色 SO2 具有漂白性
B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至碱性,再加入
新制 Cu(OH)2,煮沸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已水解
C
向某钠盐 X 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
滴加 BaCl2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X 一定是 Na2SO4
D
BaSO4 固体加入饱和 Na2CO3 溶液中,过滤,向
滤渣中加入盐酸
有气体生成
Ksp(BaSO4)>Ksp
(BaCO3)
A.A B.B C.C D.D
14.下列陈述 I、II 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I 叙述 II
A SiO2 是酸性氧化物 Si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B Ba(OH)2 可与盐酸反应 Ba(OH)2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锌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海轮外壳上装锌块可减缓腐蚀
D H2O2 有氧化性 H2O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MgO 具有高熔点,可用于制耐火材料 B.Na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金属铜具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二、实验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 SO2 并探究 SO2 与 Na2O2 的反应:
(1)写出 A 装置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为除去过量的 SO2,C 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D 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则 B 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 B 中硬质玻璃管内可能还有 Na2SO4 生成。为检验是否有 Na2SO4 生成,他们设计了如图方案: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指出其不合理的一种理由:___________;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
17.POCl3 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药、染料、表面活性剂等行业。一种制备 POCl3 的原理
为: PCl3+Cl2+SO2=POCl3+SOCl2。某化学学习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制备 POCl3。
有关物质性质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mL-1 其它
PCl3 -93.6 76.1 1.574 遇水强烈水解,易与氧气反应
POCl3 1.25 105.8 1.645 遇水强烈水解,能溶于 PCl3
SOCl2 -105 78.8 1.638 遇水强烈水解,加热易分解
(1)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
(2)该装置有一处缺陷,解决的方法是在现有装置中再添加一个装置,该装置中应装入的试剂为____(写名称)。
若无该装置,则可能会有什么后果?请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_______。
(3)D 中反应温度控制在 60~65℃,其原因是_______。
(4)测定 POCl3 含量。
①准确称取 30.70g POCl3 产品,置于盛有 60.00mL 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
②将水解液配成 100.00mL 溶液,取 10.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
③加入 10.00 mL 3.200 mol/LAgNO3 标准溶液,并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④以 Fe3+为指示剂,用 0.2000 mol/L K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 AgNO3 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
10.00 mLKSCN 溶液。
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ⅱ 反应中 POCl3 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
18.为了探究 Cl2、SO2 同时通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用 Na2SO3 与质量分数为 70%的硫酸为原料制取 SO2,采用 MnO2 与浓盐酸为原
料制取 Cl2。在此实验中,仪器 F的作用是______;气体发生装置 B 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填
序号)。
(2)为验证通入 D 装置中的气体是 Cl2 过量还是 SO2 过量,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 Cl2 过量,取适量 D 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填序号)的试管中,再加入______(填序号),产生的现象
是______。
若 SO2 过量,取适量 D 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填序号)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19.中学教材显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能使铁钝化”,但是并没有指出浓硫酸的浓度,
因此某学习小组对“具有 4 个特性的浓硫酸的浓度范围是多少?”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
用 118.4mol L 的浓硫酸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量取浓硫酸 B.稀释浓硫酸
C.移入容量瓶 D.定容
(2)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使铁钝化与浓度的关系:
①浓硫酸的吸水性:各取 0.5g 胆矾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3mL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
②浓硫酸的脱水性:各取一根火柴梗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3mL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
③浓硫酸使铁钝化:各取长度约 1cm 经过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于试管中,分别加人 3mL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2 4
1
/
(mol L )
c H SO
18.4 12 11 10 9 8 7 6 1~5
实验现象
①胆矾颜色变化
蓝→
白
蓝→
白
蓝→
白
蓝 蓝 蓝 蓝 蓝 蓝
②火柴梗颜色变化 变黑 变黑 变黑 变黑 变黑 变黑 变黑 变黑 不变
③铁丝表面气泡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胆矾由“蓝→白”的原因:________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与浓度的关系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 1 小块铜片,再向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
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①b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a 装置中________
③a 装置中加热时有黑色的固体产生,经检验该黑色固体中含有 2Cu S,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④经过实验得出结论: 1
2 4H SO 6mol Lc 时,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有同学预测,铜片与 15mol L 的硫酸溶液在长时间持续加热时,仍然可能发生反应,该同学预测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结果,中学教材中同时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能使铁钝化的浓硫酸的浓度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B3.C4.D5.B6.B7.B8.C9.D10.D11.A12.B13.B14.C15.A
16.Na2SO3+H2SO4=Na2SO4 +H2O+SO2↑ NaOH 溶液(或 KMnO4 溶液) 2Na2O2 +2SO2=2Na2SO3+O2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或者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 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
成硫酸根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BaCl2 溶液,观察溶液中是否生成白色沉
淀
17.干燥 Cl2,同时作安全瓶、防止堵塞 碱石灰 POCl3+3H2O=H3PO4+3HCl、SOCl2+H2O=SO2+2HCl
一是温度过高,PCl3 会大量挥发,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二是温度过低,反应速率会变慢 当滴入最后一
滴标准 KSCN 溶液时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50%
18.防止倒吸 ① ② ③ 溶液呈红色 ①(或④) 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或溶液的紫
色褪去)
19.BC 4 2 4 2CuSO 5H O CuSO 5H O
浓硫酸
防倒吸 铜片溶解、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
2 4 2 4 25Cu 4H SO ( ) Cu S 3CuSO 4H O 浓 长时间加热时,部分水分蒸发,使硫酸溶液浓度增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