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学案
1.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知道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
2.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重点和难点: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课前预习】
1、 什么叫饱和溶液?
2、 阅读课本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度表,你对“溶”与“不溶”的理解。
3、 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也是 ,不存在无
限可溶解的物质。固体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易溶物质 可溶物质 微溶物质 难溶物质
S>10 克 S>1 克 S>0.01 克 小于 0.01 克
【教学过程】
一、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一】 以 AgSCN 沉淀(白色)溶解为例探究溶解平衡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操作 取三支试管,编号 1、2、3,
各加入适量 AgSCN 沉淀(该
步骤课前已完成)。
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2mL
蒸馏水,振荡,静置。
向三支试管中各滴入 3 滴
Fe(NO3)3 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实验分析】根据溶解度、反应限度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向 AgSCN 沉淀中加水所得的溶液是否为 AgSCN 饱和溶液?溶液是否有 Ag+和 SCN—?
(2)加 3 滴 Fe(NO3)3 溶液,目的是什么?
【自主小结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AgSCN 沉淀的饱和溶液中有 存在。
2. 沉 淀 是 难 溶 电 解 质 , 尽 管 溶 解 度 很 小 , 但 不 会 等 于 0 , 难 溶 电 解 质 在 水 中 存
在 。
【自主分析、小结 2】结合所学的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分析 AgSCN
溶解平衡的建立,请给沉淀溶解平衡状态下个定义。
3. 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当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 离子重新
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时,形成溶质的饱和溶液,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 的状态,
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状态(简称沉淀溶解平衡)。
(2)表达式:AgSCN(s) Ag+(aq)+ SCN—(aq)
【自评】你对溶解平衡表达式与电离方程式的区别的认识:
AgCl 的溶解平衡:
AgCl 的电离方程式:
写出 BaSO4、Mg(OH)2 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3)特证:(与化学平衡相比较)
4.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完全进行的特征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小于 0.01g,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0.01g 是很小的,离子反
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 mol/L 时,
沉淀就达完全,但溶液中还有相应的离子。
【实验二】以 AgSCN(s) Ag+(aq)+ SCN—(aq)为例探究温度和浓度对沉淀溶
解平衡的影响。请按照下列步骤完成实验
步骤四
操作 取实验一步骤三得到的
三支试管。向试管 1 中滴
加 5 滴蒸馏水,作比照。
试 管 2 中 滴 加 5 滴
3mol/LAgNO3 溶液,静置,观
察现象。
试管 3 进行加热,观
察现象。
现象
结论
【自主小结 3】
5.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不同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2)外因: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①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浓度:加水,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③同离子效应: 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平衡向 方向移动。
【自评】在 AgCl 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AgCl(s) Ag+(aq)+ Cl—(aq),
若改变下列条件,对其有何影响?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c(Ag+) c(Cl—)
升高温度
加 水
加入 NaCl(s)
加入 AgNO3(s)
【课堂自测】
1.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
B.沉淀溶解平衡过程是可逆的吸热过程
C.在平衡状态时,v(溶解)= v(沉淀)=0
D.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 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不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有AgCl沉淀生成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的量不变
3.当氢氧化镁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Mg(OH)2(s) Mg2+(aq) + 2OH-(aq)时,要使
Mg(OH)2 固体的量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
A.加HCl溶液 B.加NaOH 固体 C.加MgSO4固体 D.加水
4.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 Ca5(PO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s) 5Ca2+(aq)+3PO43-(aq)+OH-(aq),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
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现向含 AgBr 的饱和溶液中:
(1)加入固体 AgNO3,则 c(Ag+)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加入更多的 AgBr 固体,则 c(Ag+)________ ;
(3)加入 AgCl 固体,则 c(Br-) ________,c(Ag+)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