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课后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 6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 A.H2(g)+ 1 2 O2(g)=H2O(g) △H B.2C(s)+O2(g)=2CO(g) △H C.S(s)+O2(g)=SO2(g) △H D.H2S(g)+ 1 2 O2(g)=S(s)+H2O(l) △H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若生成等质量的气态水或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前者与后者比较应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比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铁制品表面镀铜 B.将 2.24 LCl2 溶于足量 NaOH 溶液中,转移 0.1 mol 电子 C.反应 TiO2(s)+2Cl2(g)=TiCl4(g)+O2(g) ΔH>0 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ΔS>0 D.由反应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可知,CO 的燃烧热为 566 kJ·mol−1 4.已知 C2H4(g)和 C2H5OH(l)的燃烧热ΔH 分别是-1 411.0 kJ·mol-1 和-1 366.8 kJ·mol-1,则由 C2H4(g) 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ΔH 为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1 5.下表是 25 C 、101 kPa 时一些有机物的摩尔燃烧焓。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化合物 摩尔燃烧焓/( 1kJ mol ) 化合物 摩尔燃烧焓/( 1kJ mol ) 甲烷 890.3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59.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19.9 乙戊烷 3531.3 A.丙烷的摩尔燃烧焓为 12219.9 kJ mol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6 2 2 -1 22C H (g)+7O (g)=4CO (g)+6H O(g) ΔH=-1559 kJ. mol8  D.25 C 、101 kPa 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态烷烃 2 2C Hn n 中,n 越大,完全氧化生成  2CO g 和  2H O l 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6.1.5 g 火箭燃料二甲基肼( 3 3H C-NH-NH-CH )完全燃烧生成氮气、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50 kJ 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 A.1000 kJ/mol B.1500 kJ/mol C. 2000 kJ/mol D.3000 kJ/mol 7.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 炉的好处是 A.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B.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 SO2)的形成 C.提高煤炭的热值,从而放出更多的热量 D.使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8.完全燃烧 mg 液态乙醇得到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akJ,经测定 mg 乙醇与 Na 反应时最多可生成 0.5gH2, 则液态乙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2H5OH(l)+3O2(g)=2CO2(g)+3H2O(l) ∆H=-akJ·mol-1 B.C2H5OH(l)+3O2(g)=2CO2(g)+3H2O(l) ∆H=+ 1 2 akJ·mol-1 C. 1 2 C2H5OH(l)+ 3 2 O2(g)=CO2(g)+ 3 2 H2O(l) ∆H=+akJ·mol-1 D.C2H5OH(l)+3O2(g)=2CO2(g)+3H2O(l) ∆H=-2akJ·mol-1 9.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 286kJ/mol,18g 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 44kJ 的热量。其他相关数据如表:则表中 x 为( ) O=O H-H H-O 1mol 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96 436 x A.926 B.557 C.485 D.463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 1 表示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 CaCO3(s) CaO(s)+CO2(g)达到平衡后,t1 时刻压缩容器体积,CO2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图 2 表示 Ksp=1.0×10-12 的 CdCO3 饱和溶液中,c(Cd2+)与 c(CO32-)的关系曲线 C.图 3 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 2SO2(g)+O2(g) 2SO3(g)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 SO3 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 D.图 4 表示燃烧热为 285.8kJ·mol-1 的 H2 燃烧时能量的变化 11.如表所列的“依据”能推导出后面的“结论”的是 依据 结论 A CH4(g)+2O2(g) CO2(g)+2H2O(g)ΔH=-801.3kJ·m ol-1 CH4 的标准燃烧热ΔH 为 -801.3kJ·mol-1 B Sn(灰,s) Sn(白,s)ΔH=+2.1kJ·mol-1 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 灰状锡而损坏 C 稀溶液 中:H+(aq)+OH-(aq) H2O(l)ΔH=-57.3kJ·mol-1 中和热ΔH 为 57.3kJ·mol-1 D C(石墨,s)+O2(g) CO2(g)ΔH=-393.5kJ·mol-1 C(金刚石,s)+O2(g) CO2(g)ΔH=-395kJ·mol-1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会放出热量 A.A B.B C.C D.D 12.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固体燃料粉碎 ②液体燃料雾化 ③通入足量的空气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3.已知①101kPa 时,       1 22C s O g 2CO g Δ 221kJ molH      ②稀溶液中,       -1 2H aq OH aq H O l Δ 57 3kJ molH       ③101kPa 时       -1 2 2 22H g O g 2H O l Δ 571.6kJ molH   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等于 1110.5kJ mol B.①的反应热为 1221kJ mol C.氢气的燃烧热等于 1285.8kJ mol D.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水,放出57.3kJ 热量 14.油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 884)是一种典型的脂肪,在体内代谢时可发生如下反应:C57H104O6(s)+80O2(g) =57CO2(g)+52H2O(l)。已知要消耗 1kg 该化合物,常人需快走约 200 公里(每快走 1 公里按平均耗能 190 kJ 计)。则油酸甘油酯的燃烧热 △ H 约为( ) A.3.8×104kJ·mol-1 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 D.-3.4×104kJ·mol-1 15.已知反应:H2S(g)+aO2(g)===X+cH2O(l) ΔH,若ΔH 表示该反应的燃烧热,则 X 为( ) A.S(s) B.SO2(g) C.SO3(g) D.SO3(l) 二、计算题 16.CH4 和 CO2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CH4 超干重整 CO2 是现在减少温室气体的一种有效方式,回 答下面问题: (1)实验测得:101 kPa 时,1 mol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的热量;1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 态水和 CO2,放出 890.3 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 ③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④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A.仅有②④ B.仅有④ C.仅有②③④ D.全部符合要求 (2)在 25℃、101 kPa 时,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 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 -1,则 2C(s)+2H2(g)+O2(g)=CH3COOH(l) ΔH=________kJ·mol-1 (3)Ⅰ.CH4 超干重整 CO2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像如下图: 反应过程Ⅰ中发生的活化能是_______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反应过程Ⅱ中,CO2(g)+4H2(g)=CH4(g)+2H2O(g) ΔH=____________kJ·mol-1 Ⅱ.CH4 在某催化剂作用下超干重整 CO2 的转化如图 2 所示: ①关于上述过程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 b.可表示为 CO2+H2=H2O(g)+CO c.CO 未参与反应 d.Fe3O4、CaO 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ΔH ②写出过程Ⅲ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1)Bunsen 热化学循环制氢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化学能的转化 B. 2SO 和 2I 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C.该过程的 3 个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该过程的 3 个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②已知:          2 2 2 2 4SO g I g 2H O g 2HI g H SO l    1Δ akJ mol H        2 4 2 2 22H SO l 2H O g 2SO g O g   1Δ bkJ mol H      2 22HI g H g I g  1Δ ckJ mol H 则:      2 2 22H O g 2H g O g  ΔH  ______ 1kJ mol (用含 a 、 b 、 e 的代数式表示)。 (2)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4CH 的燃烧热为 1846.3kJ mol B. CO 的燃烧热为 1282kJ mol C. 2H 的燃烧热为 1241.8kJ mol D.        2 2 2CO g H O g CO g H g   为放热反应 ②  4CH g 与  2H O g 反应生成  CO g 和  2H 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 可表示为: 已知:几种物质有关键能[形成(断开)1mol 共价键释放(吸收)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H O O O H H O O 键能 kJ mol 463 496 436 138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 22mol H O ,过程Ⅲ的 ΔH  ______ 1kJ mol 。 三、原理综合题 18.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3CH OH(l) 的燃烧热 ΔH 为 -238.6kJ/mol , 3 2 2 2 1CH OH(l)+ O (g)=CO (g)+2H O(g)ΔH=-a kJ/mol2 ,则 a_______(填“>”“”“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