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 7 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试剂可以使氮氧化物(NxOy)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无毒无害气体的是( )
A.氨 B.氢氧化钠 C.硫酸 D.氯化氢
2.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A.尿素:CO(NH2)2 B.刚玉:Al2O3
C.碳铵:(NH4)2CO3 D.明矾: KAl(SO4)2·12H2O
3.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l2、SO2、NO、NO2、C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
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接触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有 NO 和 Cl2 B.一定有 SO2 和 NO
C.可能有 Cl2,一定有 NO D.可能有 SO2,一定有 NO
4.现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加热)鉴别 NH4Cl、(NH4)2SO4、K2SO4、 NaCl 四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 )
A.AgNO3 溶液 B.BaCl2 溶液 C.Ba(OH)2 溶液 D.NaOH 溶液
5.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且可行的措施是
A.关闭门窗 B.佩戴口罩
C.移居市郊 D.研发清洁能源汽车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 NaOH 溶液,把湿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不含 NH +
4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
用 pH 计分别测定饱和 SO2溶液、饱和 CO2
溶液的 pH
饱和 SO2 溶液
的 pH 小
酸性:H2SO3>H2CO3
C
向 FeCl3 和 KSCN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
量饱和 KCl 溶液
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 KCl 溶液能使平衡
FeCl3+3KSCN
⇌
Fe(SCN)3+3KCl
向逆向移动
D
分别向盛有 2.0 mL 5%H2O2 溶液的甲、乙
两试管中滴加 3 滴 1.5 mol•L-1 CuCl2 溶液
(甲)和 3 滴 1.0 mol•L-1 FeCl3 溶液(乙)
乙试管中产生
的气泡较快
催化活性:Fe3+>Cu2+
A.A B.B C.C D.D
7.汽车尾气处理反应为:2NO(g) + 2CO(g)
⇌
N2(g) + 2CO2(g) ΔH<0,下列措施不利于提高尾气处理效率的
是
A.提高尾气流速 B.使用更高效催化剂
C.增设尾气循环处理系统 D.使用无铅汽油,防止催化剂“中毒”
8.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一氧化氮
9.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可以完全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和 NO2)
B.硝酸常用来制造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
C.在一定条件下,铵盐都可以分解
D.在工业上可用液氨作制冷剂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和 Y 能组成的多种化合物中有一种红棕色气体,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5.6g 纯铁粉与足量 W 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物的
质量为 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离子半径:Z>W>X>Y B.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C.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 ZY 的方法制备 Z 的单质 D.X、Y 和 W 的简单氢化物中,Y 的最稳定
11.对某溶液中部分离子的定性检测流程如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所加试剂可以是浓 KOH 溶液 B.步骤①发生反应 Al3++4NH3•H2O=Al(OH) 4
+4NH 4
C.可以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D.步骤②发生反应 Al3++3HCO 3
=Al(OH)3↓+3CO2↑
12.某溶液中有 +
4NH 、Mg2+、Fe2+和 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
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种类是(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13.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 A 为正盐,X 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 Z 是无色液体,E 的相对分
子质量比 D 大 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是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肥料 B.B 和 F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
C.C 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D.D→E 的反应可用于检验 D
14.把 a L 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需用 b mol 烧碱刚好把氨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
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 c mol 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NO -
3 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是
A. 2b-c
2a B. 2b-4c
a C. b-2c
2a D. 4b-2c
a
15.下列气体无色的是
A.NO2 B.Cl2 C.NO D.Br2
二、实验题
16.Ⅰ液氨和二硫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和乙两种盐。2.55g 乙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等物质的量
的气体丙和丁共 2.24L(标准状况),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另取少量 FeCl3 溶液,向其中滴加甲溶液,
发现溶液变为红色。试推测回答:
(1)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乙与足量 NaOH 溶液共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请写出液氨与二硫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空气中,受热时均易分解。实验室制备少量 Na2S2O5 的方法:
在不断搅拌下,控制反应温度在 40℃左右,向 Na2CO3 过饱和溶液中通入 S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当溶液 pH 约为 4 时,停止反应。在 20℃静置结晶,生成 Na2S2O5 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SO3=Na2S2O5+H2O
(1)温度为 40℃时,SO2 与 Na2CO3 过饱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
(2)实验制得的 Na2S2O5 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 Na2SO3 和 Na2SO4,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7.AgNO3 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性质。
Ⅰ.AgNO3 的热稳定性
AgNO3 受热易分解,用下图装置加热 AgNO3 固体,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在末端导管口
可收集到无色气体 a。
(1)实验室检验气体 a 的方法为______。
(2)已知 B 中只生成一种盐,据此判断 AgNO3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安全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缺陷,改进措施为______。
Ⅱ.AgNO3 与盐溶液的反应
(4)甲同学认为试管②中产生银镜是 Fe2+所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5)已知:AgSCN 为白色沉淀。试管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为___(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
18.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 比 FeSO4 稳定,不易被氧气氧化,常用于代替 FeSO4 作分析
试剂。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NH4)2Fe(SO4)2·6H2O 并探究其分解产物。
Ⅰ.按以下流程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
(1)铁屑溶于稀硫酸过程中,适当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2)流程中,需将滤液转移到____(填写仪器名称)中,迅速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直接加热蒸发混合溶液,观
察到____,停止加热。
II.查阅资料可知硫酸亚铁铵晶体加热主要发生反应:(NH4)2Fe(SO4)2 — Fe2O3+ SO2↑+ NH3↑+
N2↑+ H2O 但伴有副反应发生,生成少量 SO3 和 O2。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解的产物:
(3)配平,完整写出上述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加热过程,A 中固体逐渐变为________色。待晶体完全分解后,为验证 A 中残留物是否含有 FeO,需选
用的试剂有______(填字母)。
A KSCN 溶液 B 稀硫酸 C 浓盐酸 D 酸性 KMnO4 溶液
(5)B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生成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D 中集气瓶能收集到氧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8)上述反应结束后,继续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NH3 的方法是_______。
19.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
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 4 3NH HCO )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2NaHCO3
Δ
= Na2CO3+H2O+CO2↑,NH4HCO3
Δ
= NH3↑+H2O+CO2↑;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 2CO ,不与氨气反应;
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
(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
点燃酒精灯,打开
1K ,关闭 2K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________ 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 打开 2K ,关闭 1K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色 有氨气生成
③ 继续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
(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
(3)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 中的试剂均足量)。
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 B 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 A、B 和 C 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
装置 D、E 后进行加热。
①装置 A 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
②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
(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调整上图中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
装置 B 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 C 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
(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
(反思与评价)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 E,测定结果会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参考答案
1.A2.C3.B4.C5.D6.D7.A8.A9.A10.D11.A12.B13.D14.B15.C
16.NH4SCN NH 4
+HS-+2OH-
Δ
NH3↑+S2-+2H2O
3NH3+CS2=NH4SCN+NH4HS 2SO2+CO 2
3
+H2O=2HSO 3
+CO2 其可能的原因是在制备过程中
Na2S2O5 易分解生成 Na2SO3,且 Na2SO3 易被氧化生成 Na2SO4,(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7.将带火星的木条放至导管口,木条复燃 2AgNO3=2Ag+2NO2↑+O2↑ A、B 装置之间连接一个防
倒吸的安全瓶 Ag++Fe2+=Ag+Fe3+ 振荡试管时,过量的 Ag+与 SCN-反应生成 AgSCN 沉淀,SCN
-被消耗,红色褪去
18.加快铁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使铁屑充分溶解 蒸发皿 表面有晶膜生成
2(NH4)2Fe(SO4)2
加热
Fe2O3+4SO2↑+2NH3↑+N2↑+5H2O 红棕 BD Ba2++SO3+H2O=BaSO4↓
+2H+(或 2Ba2++2SO2+O2+2H2O=2BaSO4↓+4H+) 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 SO2 不能 取 B 中少
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 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分解产物中
含有 NH3
19.A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 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 二氧化碳 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D
C 和 D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