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同步优化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同步优化

ID:676162

大小:7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 质同步优化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等有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 和 H2O C.用浸泡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 D.“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只有 C、H、O、N B.蛋白质在浓硝酸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 C.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只有一种 D.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3.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 B.淀粉 C.蔗糖 D.葡萄糖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 ) A.蛋白质和脂肪 B.蛋白质和高级烃 C.淀粉和油脂 D.纤维素和油脂 5.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裂解 B.工业制金属钠 C.蛋白质的盐析 D.煤的干馏 6.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B.加溴水振荡,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C.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加入 NaOH 溶液并煮沸,观察有机物是否溶解 7.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C.蛋白质发生变性后,生成氨基酸 D.棉花、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成分都是纤维素 8.2019 年 12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氯不能用于自来水消毒 B.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具有核心作用,其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D.“84”消毒液是以 NaClO 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为了提升消毒效果,可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 混合使用 9.对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二者含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们都是糖类,化学性质相同 D.都可用(C6H10O5)n 表示,但淀粉能食用,而纤维素毫无食用价值 10.某有机物含有 C、H、O、N 等元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氨基酸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11.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 Na2CO3 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 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 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 NaOH 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 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12.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 A.服用鸡蛋清 B.服大量食盐水 C.服用适量的泻药 D.服用葡萄糖 13.“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 贸易的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的是( ) A.捷克水晶 B.埃及长绒棉 C.乌克兰葵花籽油 D.中国丝绸 14.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B.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发生银镜反应 D.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C6H12O6 15.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 Cu(OH)2 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醋酸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 二、实验题 16.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 w g 该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 CO2、H2O 和 N2。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中止水夹 a 是关闭的,b 是开启的。但实验开始时,首先要打开夹 a,关闭夹 b,通一段时间的纯氧,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4)实验中测得 N2 的体积为 V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得到的数据有____ (填字母)。 A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 生成水的质量 C 通入氧气的体积 D 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17.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个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方案价甲:淀粉溶液 稀硫酸 水解液 碘水 溶液变为蓝色 结论:淀粉未水解 方案乙:淀粉溶液 稀硫酸 水解液 2Cu(OH)加新制 悬浊液 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结论:淀粉未水解 方案丙:淀粉溶液 稀硫酸 水解液 NaOH溶液 中和液 银氨溶液 水浴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个 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1)方案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现要证明淀粉的水解情况。分别取少量待测液于两支试管 中,向第一支试管中加碘水,向第二支试管中先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再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并加热。 (1)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________,则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________,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 (3)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________,第二支试管中________,则证明淀粉未发生水解。 (4)第二支试管先加适量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D3.D4.B5.C6.D7.A8.B9.A10.C11.C12.A13.D14.A15.D 16.AEBDC 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 A 和 D D ABD 17.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只是部分发生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也会变为蓝色 结论不正确。如果淀 粉已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没有用 aN OH 溶液中和,加入的新制 2Cu(OH) 悬浊液会与稀硫 酸反应,从而无法氧化葡萄糖,也就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结论不正确。该实验只能证实淀粉已经发生水 解,但无法证明是否水解完全 NaOH ( )     稀硫酸 溶液 银氨溶液淀粉溶液 水解液 中和液 产生水浴加热呈碱性 银镜碘水 溶液没有变蓝 [中和液也可用新 制 2Cu(OH) 悬浊液检测] 18.无明显现象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溶液变蓝色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溶液变蓝色 无砖红 色沉淀产生 中和淀粉水解时加入的稀硫酸,使溶液呈碱性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