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后,再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的是( )
A.新制氯水和氯化亚铁溶液 B.铁屑和氯化铜溶液
C.铁屑和过量稀硫酸 D.过量铁屑和氯化铁溶液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
①NaOH 溶液 ②漂白粉 ③FeCl2 溶液 ④Na2CO3 溶液
A.只有④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全易变质
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
B.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淀粉 KI 溶液,溶液变蓝
C.向 Fe2(SO4)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溶液液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
4.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
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 KI 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 AB 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B.图中 BC 段发生的反应为 3+ - 2+
22Fe +2I =2Fe +I
C.根据 OC 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25 mol
D.向 C 点的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再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说明 2+Fe 完全转化为 3+Fe
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②钠着火用干冰灭火器灭火③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
起贫血④氯水、硫氰酸钾溶液可以检验 Fe2+ ⑤硬铝、青铜、钢铁都属于合金,合金的性能一般优于纯金属
A.①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选项中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成灰,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①、④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⑥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 Fe3+,选用③、⑧、⑦和⑩
7.我国首艘使用了钛合金材料的国产航母已成功下水,钛(Ti)常温下与酸、碱均不反应,但高温下能被空
气氧化,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 FeO 和 TiO2)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II 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步骤Ⅰ、Ⅱ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
C.步骤Ⅲ中反应可在氩气环境中进行,也可在空气中进行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杂质
8.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开:NaCl、MgCl2、FeCl3、(NH4)2SO4 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AgNO3 B.NaOH C.BaCl2 D.HCl
9.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 Na 与 CuCl2 溶液反应制 Cu
B.金属单质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相同
C.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D.观察焰色反应实验为黄色火焰,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N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2 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呈血红色
B.K2CO3 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蓝色
C.干燥的氯气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
D.乙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1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碳酸钡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四氧化三铁可用作红色涂料 D.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12.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
A.浓硝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稀盐酸
13.某固体混合物 X 可能含有 Fe、Fe2O3、CuO、MnO2、NaCl、K2CO3 和 KHCO3 中的几种,进行了以下实
验:
①对固体隔绝空气加热,发现固体质量不变
②X 溶于足量水中,得到固体 Y 和弱碱性溶液 Z。
③取固体 Y,加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无色气体,析出红色固体,得溶液 W。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 中一定不存在 Fe2O3、MnO2
B.X 中一定含有 Fe、CuO 和 K2CO3
C.往溶液 Z 中加入 AgNO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 Z 中含 NaCl
D.取溶液 W,滴加 KSCN 溶液,则溶液呈现红色
14.向一定量的 Fe、FeO 和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 4 mol/L 的稀硝酸 250 mL 时,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并放
出 3.36 L NO 气体(标准状况)。若用足量 CO 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则反应掉的 CO 物质的量
为( )
A.0.1 mol B.0.15 mol C.0.16 mol D.0.2 mol
15.要证明某溶液中含 Fe2+而不含有 Fe3+,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观察到无现象 ③加入少量 KSCN 溶液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16.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铁红—Fe2O3 B.重水—H2O2: C.纯碱—NaOH D.可燃冰—CO
17.已知:氧化性 Fe3+>Cu2+,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2 mol•L﹣1 的 Fe2(SO4)3 和 CuSO4 的 500 mL 的混合液中
加入 a mol 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 a≤1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3++Fe=3Fe2+
B.当 1≤a<2 时,溶液中 n(Fe2+)=(2+a) mol
C.当 a≥2 时,发生的反应为 2Fe3++2Cu2++3Fe=5Fe2++2Cu
D.若有固体剩余则可能是铜或铁和铜
二、综合题
18.无水 FeCl3 呈棕红色,固体 FeCl3 极易潮解,100 ℃左右时升华。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某些夹持
仪器略去)制备并收集无水 FeCl3 固体。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各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部 分装置可重复使用)。
(2)连接好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
下列步骤的序号)。
①加热 Fe 粉反应一段时间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一段时间气体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装置 F 的作用为___________,装置 E 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写出装置 D 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若将装置 B 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 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9.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用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并检验该补血剂是否变质。实验步骤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步骤①的滤液中滴加 KSCN 溶液后变为红色,则该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滤液中
还存在 Fe2+的方法为___________(说明试剂、现象)。
(2)步骤②加入过量 H2O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涉及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包括:过滤、___________、灼烧、___________、称量。
(5)假设实验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0.某班几个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I 甲组:两同学利用下列试剂:铁粉、0.1mol/LFeCl3 溶液、0.1mol/LFeCl2 溶液、KSCN 溶液、新制氯水,
探究 Fe2+、Fe3+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探究内容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探究 Fe2+具
有还原性
取少 FeCl2 溶液,加入少量
KSCN 溶液后,再往溶液中
加入少量________
溶液先不变红,
后变为血红色。
Fe2+发生的反应:
________
②探究 Fe3+具
有氧化性
取少量 FeCl3 溶液,加入足
量___________后,振荡,
静置,再往溶液中加入少量
KSCN 溶液。
溶液不变为血红
色。
Fe3+发生的反应:
________
II 乙组:两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实验过程如下: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足量稀硫酸得溶液 B;
②取少量溶液 B 于试管 a 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没有变红色,则溶液 B 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
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
21.某研究小组同学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的花肥的主要成
分及相关性质。(已知: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2Fe 氧化为 3Fe )
首先对该花肥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a.只含有 4FeSO ;
b.含有 4FeSO 和 2 4 3Fe SO ;
c.只含有 2 4 3Fe SO
将花肥固体粉末溶于水中得到溶液 X,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Ⅰ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mL 1mol/L NaOH 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Ⅱ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 滴 KSCN 溶液 溶液显红色
(1)提出假设 b、c 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产生该预期现象的依
据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由实验Ⅱ得出的结论是_____。结合实验 I、Ⅱ推测实验Ⅰ的实际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相符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 滴 KSCN,再加入 1mL 水 溶液显红色
Ⅳ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 滴 KSCN,再加入 1mL 氯水 溶液显红色,且颜色比实验Ⅲ的深
(4)实验Ⅳ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请表述提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
(6)在明确了溶液 X 的主要成分后,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溶液 X 与锌粉的反应,进行实验 V: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Ⅴ 取 2mL 溶液 X,加入少量锌粉 无明显现象
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锌粉漂浮在试管中,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
学为确认是否有反应发生,查阅资料发现 2Fe 遇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据此对实验 V 做了改进,
进行实验Ⅵ、Ⅶ: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 2mL 溶液 X,加入 3 滴铁氰化钾 产生蓝色沉淀
Ⅳ
取 2mL 溶液 X,加入少量锌粉,再加入 3 滴铁氰化
钾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量比实验Ⅳ
的多
由此可知,实验 V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并不意味着没有反应发生。写出实验 V 中锌一定发生的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D3.B4.D5.C6.A7.C8.B9.D10.A11.B12.A13.B14.D15.C16.A17.C
18.c→i→j→a→b→d→e→g→h→a→b→f ②①④③ 除去逸出的 HCl 冷却收集产品(使 FeCl3 凝
华也可) Cl2+2OH- =Cl-+ClO-+H2O Cl2+H2O=HCl+HClO
19.Fe3+ 取一定量滤液,滴加少量 KMnO4 酸性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将 Fe2+全部氧化为 Fe3+ 2Fe2+
+H2O2+2H+=2Fe3+ +2H2O Fe3++3OH-=Fe(OH)3↓ 洗涤 冷却至室温 0.07a
20.新制氯水 2Fe2++Cl2=2Fe3++2Cl﹣ 铁粉 2Fe3++Fe=3Fe2+ 3Fe+4H2O(g)
高温
Fe3O4+4H2
H+和 Fe2+ Fe;Fe3O4
21. 4FeSO 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 2 4 3Fe SO 2
2Fe 2OH =Fe(OH) 、
2 2 2 34Fe(OH) O 2H O 4Fe(OH) 花肥中肯定有 2 4 3Fe SO (或假设 a 不成立) 溶液 X 中存
在 3Fe ,与 NaOH 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 2Fe 与 NaOH 反应生成的沉淀的颜色变化(或 2Fe 已
全部被氧化为 3Fe ,溶液 X 中无 2Fe ,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 2 3
2Cl 2Fe 2Cl 2Fe 花肥
的主要成分中含有 4FeSO 和 2 4 3Fe SO (或假设 b 成立) 实验Ⅲ证明溶液 X 中有 3Fe ,实验Ⅳ中加
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 3Fe 的浓度变大,也就是溶液中原来存在的 2Fe 被氯水氧化为 3Fe ,因此原
溶液中有 2Fe ,即假设 b 成立。 3 2 2Zn 2Fe =Zn 2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