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 7 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硝酸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浓硝酸不具有...的性质是
A.酸性 B.易挥发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2.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B.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C.硝酸银溶液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3.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亚硫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A.A B.B C.C D.D
4.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下列主要平衡关系:Fe2++2H2O⇌ Fe(OH)2+2H+,若加入 HCl,则溶液的颜色主要变
化是( )
A.变黄 B.绿色变浅 C.绿色加深 D.无明显变化
5.将 2 g 由 Mg、Cu 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稀 HNO3 溶液中,当混合物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 0.448 L(标
准状况)NO 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2 mol/L NaOH 溶液 60 mL 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
的质量为
A.4.28g B.4.04 g C.3.02 g D.5.34 g
6.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应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7.已知:稀硝酸能与 SO2 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NO3+H2O=3H2SO4+2NO。下列过程中最
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 BaSO4 的是( )
A.Fe(NO3)2 溶液→通入 SO2+过量盐酸→加 BaCl2 溶液→白色沉淀
B.Ba(NO3)2 溶液→加过量盐酸→加 Na2SO3 溶液→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加稀 HNO3→加 BaCl2 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 BaCl2 溶液→白色溶液
8.将表面镀铜的铝件浸入某种酸中后快速提出,可除去镀层而不损坏铝件。可选用的酸是
A.稀硫酸 B.盐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9.一种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可能存在 NO 3
、I-、Cl-和 Fe3+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后,
溴单质被还原,由此推知该溶液( )
A.含 I-,不能确定是否含 Cl- B.含 NO 3
C.含 I-、NO 3
、Cl- D.含 Fe3+
10.下列试剂需要保持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
A.浓硫酸 B.浓硝酸 C.酒精 D.澄清石灰水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 Cu
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2
B
某粉末用酒精润湿后,用铂丝
蘸取做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粉末一定不含钾
盐
C
将 Na2O2 裹入棉花中,放入充
满 CO2 的集气瓶中
棉花燃烧
Na2O2 与 CO2 的反应
为放热反应
D
向久置的 Na2SO3 溶液中加入
足量 BaCl2 溶液,再加入足量
稀硝酸
出现白色沉淀,加稀
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久置的 Na2SO3 溶液
已全部变质
A.A B.B C.C D.D
12.铜镁合金 4.6 g 完全溶于浓硝酸中,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4480 mL NO2 气体和 336 mL N2O4 气
体(标准状况下),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8.51 g B.4.83 g C.8.31 g D.9.44 g
13.下列有关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HNO3 有酸性,可用于洗涤附有银镜的试管
B.CaO 能与 SO2 反应,可作工业废气脱硫剂
C.Na 的熔点很低,可用于高温下与 TiCl4 反应制备 Ti
D.SO2 气体具有漂白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14.某小组用打磨过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①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常温下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B.②中产生的气泡是氮氧化合物,不是氢气
C.②中反应体现了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D.③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Al(OH)3+OH—=AlO -
2 + 2H2 O
15.一定条件下,将 3.52g 铜和铁的混合物溶于 40mL 一定浓度的热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NO 和
NO2 的混合气体 0.08mol,且所得溶液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1mol∙L-1 的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得到 6.24g 沉淀。该硝酸的浓度为( )
A.2.4mol∙L-1 B.5.3mol∙L-1 C.6.0mol∙L-1 D.8mol∙L-1
二、实验题
16.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
已知: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 和 NO2 都
能与 4MnO 反应生成 3NO 和 Mn2+;Na2O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加热装置 A 前,先通一段时间 N2,目的是___________。
(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结束后,将 B 瓶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填操作
名称)、过滤可获得 CuSO4·5H2O。
(3)仪器 C 的名称为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为___________(填名称)。
(4)充分反应后,检验装置 D 中产物的方法是:取产物少许置于试管中,___________,则产物是 NaNO2(注
明试剂、现象)。
(5)为测定亚确酸钠的含量,称取 4.000 g 样品溶于水配成 250 mL 溶液,取 25.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 酸性 KMnO4 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KMnO4 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17.SO2 是一种有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但它也有很多用途。
Ⅰ.(1)SO2 易溶于水,能部分与水化合生成一种二元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根据硫元素化合价预测,SO2 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3)已知:SO2 不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但可以与硝酸反应,配平该反应:___ SO2 + ___NO 3
+ ___H2O =
___SO 2
4
+___NO + ___H+
Ⅱ.现在小新和小关同学对 SO2 与漂白粉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1)Cl2 和 Ca(OH)2 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pH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白粉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3)小新推测现象 i 的白雾是盐酸小液滴,并进行如下实验,请写出相应的现象:
a.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检验白雾,______________
b.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检验白雾,______________
小新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白雾是盐酸小液滴。但是小冠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Ag2SO4,为白色固体,微
溶于水,不溶于硝酸,小冠结合 SO2 的性质,分析小新的实验,他认为小新的结论不可靠,小冠的理由是:
白雾中可能也含有 SO2,________。
(4)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增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
(5)将反应后 A 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 X 和滤液 Y。
①取滤液 Y,加入稀 HCl 无明显变化,再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液 Y 中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沉淀 X 为_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
18.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 NO 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设计装置 A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 B 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 B 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E 和 F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此目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镁及其化合物是实验设计的热点载体,查阅资料。
ⅰ 2NO2+2NaOH=NaNO2+NaNO3+H2O
ⅱ Mg3N2 与水反应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镁与二氧化氮反应的产物,提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甲名称为_______,仪器接口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j。
(2)装置 A 中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3)确定有 N2 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经测定,Mg 与 NO2 反应生成 MgO、Mg3N2 和 N2,其中 Mg3N2 和 N2 的物质的量相等。E 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验完毕后,设计实验确认产物中有 Mg3N2,取少量 C 中残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蒸馏水,_________,则
产物中有氮化镁。
参考答案
1.D2.A3.D4.A5.C6.B7.C8.D9.A10.B11.C12.A13.B14.A15.C
16.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 NO 被氧化,避免生成的亚硝酸钠中混有杂质
C+4HNO3(浓)=CO2↑+4NO2↑+2H2O 冷却结晶 干燥管 碱石灰 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溶液
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上方变成红棕色气体 86.25%
17.SO2+H2O= H2SO3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 2 1 3 2 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碱性、漂白性 试纸变红 生成白色沉淀 SO2 可以被硝
酸氧化成硫酸根,硫酸根与银离子反应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银 Cl-+ClO-+2H+=Cl2+H2O SO 2
4
CaSO4 SO2+Cl2+2H2O=4H++ SO 2
4
+2Cl-
18. 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 NO 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对气体产物的观
察产生干扰 CaCO3+2HNO3=Ca(NO3)2+CO2↑+H2O 铜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仍为无色,溶液变
为蓝色 3Cu+8H++2NO3-=3Cu2++2NO↑+4H2O 验证无色气体为 NO 将注射器 F 中的空气推入 E 中(或将
E 中的无色气体吸入到注射器中)
19.分液漏斗 b c h i d e f g 铜粉不断溶解,溶液变蓝色,生成红棕色气
体 吸收 D 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 D 中产生气泡,瘪气球缓慢鼓起 11Mg+4NO2
Δ
8MgO+Mg3N2+N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