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我的家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第四节《综合活动:
我的家乡》。本节内容主要是针对第三章和本章的学习内容所进行的综合应用活
动。在活动中,本课要求学生登录 FTP 服务器下载微课视频学习用多种工具对信
息加工和表达,并用信息加工工具制作电子报刊或多媒体作品,最后发布学校网
站进行交流和评价。
二、学生分析
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会了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工具、多媒体信息加工
工具,,还学习了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及利用网络发布学习结果,进行学习过程
和结果的交流与评价等活动。每个人对家乡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高一学生更是
如此,一提到家乡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的亲切,对宣传家乡跃跃欲试,充分激发学
生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的获取与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几种所学方法去
解决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学生登录 FTP 服务器下载微课视频学
习用多种工具对信息加工和表达,并用信息加工工具制作电子报刊或多媒体作
品,最后发布学校网站进行交流和评价。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片处理等工具软
件加工信息,并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互相协作,综合运用各种素材灵活完成任务,
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通过进
行集体网络评价,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形成严谨客观的解决问题学习态度。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服务器上的工具软件加工处理多媒体
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合理地使用网络发布信息,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综合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几种方法去解决学习和现实
生活中的问题,并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五、教学手段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初步掌握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
我采取的教学手段是:任务探究、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播放《中国大连官方宣传片》视频,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热情。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我多么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
家乡,喜欢我的家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创作一幅作品,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家乡,
也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量吧。
活动过程:
活动任务:
(1)制作一份介绍家乡的、带有宣传性质的演示文稿或 电子报刊或画
册。
(2)将成果发布到老师指定的地方,进行交流和评价。
问题研讨: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1) 家乡有哪些重要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等)?
(2) 家乡的环境如何?
(3) 家乡哪些方面发展得较好?取得了哪些成就?家乡人们的生活状况
如何?
(4) 家乡有哪些特色?最值得向别人介绍的是什么?
(5) 估计 5 年之后,家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选题和分组:
各小组参照 P97 表 4-4“我的家乡”参考选题表,根据所提供几个方面的选
题,请充分分析和讨论,选择自己喜欢和可行的,确定主题。
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做好小组学习计划和组内成员的任务分工,确定学习成果的整体内容及表现
形式。并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见 P97 表 4-5)
创作作品:
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我的家乡——大连**》的多媒体作品。小组成员间使
用“飞鸽传书”软件共享资源、交流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巡视学生探究情况,给予帮助。
活动结果:
把研究成果上传到老师指定的计算机上。
活动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和多元评价;根据“学生作品评价表”对作品
进行评价,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使作品更加完善。
课堂小结:要制作一件非常优秀的多媒体作品,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
不断的调试和改进,从而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