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该节综合活动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主题为:
设计一个旅行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运用第二章前三节所学的
内容,完成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的任务。
该次活动,我采用了“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利
用网络来合作学习。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原因在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总有一种
枯燥的感觉,总想利用电脑玩游戏看电视等,没有动力和成就感。所以我以“设计一个旅行
计划”这个任务为主线组织和驱动学习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形成一个旅行计划,教师在学习
活动中引导、组织、帮助学生,学生在小组内明确分工、相互讨论、相互合作,教师与学生
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在学习活动中,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历史、
地理等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
该活动分 3 课时完成,具体说明如下:
第 1 课时明确活动目的及任务,确定活动的各类需求及小组分工;
第 2 课时展开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分工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教师提供帮助指导,
小组相互合作,共同设计旅行计划。
第 3 课时为活动结果的展示及评价,各小组分别展示本组旅行计划,然后对作品进行小
组自评、小组他评、教师评价;之后进行活动过程评价,学生和教师分别反思总结此次活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第二章前三节内容的学习,他们已具备了相应的网上
搜索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小学和中学时,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因此技能是不
存在太多障碍。他们要求自由,热情而易被感染,富有创造力,表现欲望强。在设计教学的
过程中,我使用贴近他们年龄的语言来导入,激发他们兴趣;设计了许多提问环节,给予他
们表达的自由;在旅行地选择上,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设计小组讨论,使每个人的意见都
有表达的空间;设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使每个人都有价值感,发挥自己的才能;设计作品
展示环节,满足学生表现欲,多维评价打分,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有成就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
2、能够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且合法下载信息。
3、能够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热爱。
2、 使学生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坚持铸就胜利,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优点、反思自身不足的优良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信息的高效获取和合理运用。教师通过活动前引导思考、指点讲
授,活动中巡查、指导,活动后总结、提炼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准备
1、 支撑环境:带投影功能的网络教室
2、软件准备:word、ppt、excel、qq
3、提前印制各表格:活动计划表、作品评价表、小组得分统计表、活动评价表。
第一课时 明确目的、任务——确定各类需求及小组分工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1、 情景导入:
同学们,五月已经来了,七月还会远
吗?眼看着暑假就要来啦!大家有没有计划
去哪儿玩呢?人们常说,身体和心灵至少得
有一个在路上,同学们心中可能都有一些想
要去旅行的地方,那大家知道如何设计一个
旅行计划吗?
2、 明确旅行计划重要性:
师:有同学说,作计划干什么呀,现在
都流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确,这样
很酷,但酷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计划往往
会导致对旅行地不熟悉,多花冤枉钱,错过
1、聆听
教师导入,积
极 进 入 学 习
状态。
2、明确
活动目的。
1、以贴近学生生
活的暑假旅行为问题
导入,吸引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度。
2、在正式开始学
习前,明确设计旅行
计划的重要性,使学
生对本课的学习更有
动力。
好的景点,找不到好的酒店,走马观花,像
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更有甚者,连回家
的路都找不着呀!因此,在出行前制作一份
详尽的旅行计划是非常必要的。今天我们就
以小组为单位,来为自己设计一份实用简洁
的暑假旅行计划吧!。
分
组
1、明确旅行地点
师:在这里,老师提供给大家六个热门
旅行地,A 北京 B 上海 C 大理 D 青岛 E 成
都 F 厦门。
2、分组、推选组长、建立组内 qq 群
师:现在我们四十七个同学自由组合,
目标城市一样的同学为一组。每小组限定八
人,先到先得。想去北京的同学坐第一列为
第一小组;想去上海的坐第二列为第二小
组;想去大理的坐第三列为第三小组;想去
青岛的坐第四列为第四小组;想去成都的坐
第五列为第五小组;想去厦门的坐第六列为
第六小组。小组分好后,推选组长,建立各
组 qq 群,以方便共享信息。
1、选择
旅行目的地,
确定组别。
2、推选
组长,建立、
加入组内 qq
群。
1、选定热门旅行
地供学生选择,使得
学生在旅行地选择上
既有一定的自主权,
又减少分歧节省了时
间,可更快进入知识
学习中。
2、相同目的地的
学生为一组,使小组
成员目标一致,更容
易合作。
确
定
旅
行
者
需
求
1、引导思考
师:好,现在我们已经分好了组,明确
了目的地,那么在做旅行计划之前,我们首
先得考虑什么呢?(学生举手回答)
预设答案:旅行多少天?旅行的大致时
间?可承受的费用是多少?偏好的交通方
式是什么?喜欢轻松休闲的旅行还是紧凑
充实的旅行?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和兴趣?
此行有什么目的?等等。
2、明确确定旅行者需求的重要性
师总结:当我们在为某个人设计旅行计
划之前,明确大家刚才所说的这些旅行者需
求是最基础的一步,不然你辛辛苦苦按照自
1、在教
师 的 启 发 下
回答问题。
2、思考
与 体 会 确 定
旅 行 者 需 求
的重要性。
3、小组
讨论,以组内
每 位 同 学 为
旅行对象,相
互 采 访 、 讨
论,尽可能达
成一致意见,
1、以问题的形式
启发学生思考旅行前
的考虑因素,使旅行
计划可行性更高。
2、以组内每位学
生为旅行对象,使学
生参与度更高,更具
积极性。
己的想法设计了半天,结果却可能是竹篮打
水一场空。比如,你设计的交通方式是来回
飞机,结果对方超级恐高,不愿坐飞机;比
如你设计的娱乐活动特别多,但对方爱好景
物摄影,对娱乐活动完全不敢兴趣。
3、组织学生讨论,确定每小组的旅行者需
求。
师:下面,各小组同学以自己为旅行对
象,组内相互采访、讨论,尽可能达成一致
意见,确定旅行者需求。
确 定 本 组 旅
行者需求。
确
定
信
息
需
求
1、引导思考
师:同学们已经确定了旅行者需求,现
在我们可以开始作计划了。那么,为了完成
此次计划,我们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呢?
(学生举手回答)
预设答案:这次去这个城市哪里玩?经
典的、有趣的、美丽的、不可错过的景点是
哪些?怎么去,怎么回?有哪些好吃的?价
格是多少?景点里有哪些好玩的?景点门
票是多少?景点的开放时间是什么?住哪
里?等等。
2、确定信息需求
师总结:说穿了,旅行就是在一个陌生
的地方吃、住、行、玩。因此我们要获取的
也就是这四大方面的信息。1、美食信息 2、
住宿信息 3、交通信息(地图、机票火车票、
地铁公交线路、打车费用)4、景点信息(经
典景点、位置、门票、开放时间、景点内娱
乐项目及收费情况等)
1、在老
师 的 启 发 下
回答问题。
2、明确
此 次 任 务 的
信息需求。
以问题的形式启
发 学 生 思 考 信 息 需
求,使学生明确设计
旅行计划需要的相关
信息,为学生随后的
行动指明方向。
确
定
信
师:信息间有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比
如行程及路线的制定依赖于景点位置关系、
景点游玩时间、开放时间等。因此确定了信
息需求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考虑获取这些
信息的先后顺序。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确定
小 组 讨
论,确定信息
获取的顺序,
并 以 此 为 依
据 确 定 组 员
由于本课需要获
取的信息比较多,且
信息间有相互影响制
约的关系,为了避免
学生获取信息时茫无
息
获
取
顺
序
及
分
工
信息获取的顺序,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组员分
工。特别强调:组长负责总体协调,成员任
务要清楚明确。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
进行更合理、有序的分工。
供参考的信息获取顺序:
(1)确定主要景点
(2)确定景点游玩所需时间/获取景点
位置信息
(3)确定每天行程及路线
(4)确定每天就餐餐厅/确定每天住宿
旅店 /确定景点门票信息等
分工,明确具
体任务。
头绪,所以引导学生
思考讨论信息获取顺
序,并给与参考顺序,
指导小组合理分工,
使学生的行动更具目
的性。
结
语
这节课,我们分析并确定了设计旅行计
划的各类需求,并确定了小组分工,下节课
我们将一起动手,完成任务。
再 次 体
会 本 节 所 学
内容,明确下
节内容。
重申本节所学内
容,引导学生体会重
点,明确下节内容,
使 学 生 清 楚 学 习 安
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