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EXCEL 中的公式与函数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 中的公式与函数》是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信息处理与交流能力中的
一种能力,是学生具有信息素养的表现之一。
二、教学目标
1.教学依据与学情分析: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选
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
学生在初中接触过 EXCEL 软件,但对实际操作不是很熟练,在本节学习中可以得到复习巩固和
拓展延伸。且能够根据任务需求,运用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
养。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 Excel 中公式与函数的概念;
(2) 了解 Excel 中公式的作用,学会在公式中引用单元格地址;
(3) 了解公式的格式并学会正确输入公式,了解公式中的运算符;
(4) 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求和、求平均值、正弦值等)。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够运用相应的函数处理数据进而把所得数据存放在相应的单元格;
(2) 使学生具备运用 EXCEL 处理数据的能力,且能在生活中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体验软件处理数据的过程,理解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的兴趣,自主探究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学
生合作与交流意识,提升探讨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
通过观看小视频,了解我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
1、求和函数(SUM)、正弦函数(sin)、平均值函数(average)的综合运用;
2、正确输入公式,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五、教学难点
1、公式的具体应用;
2、函数的具体应用。
六、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探究法 、自主探究。
七、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事先做好的 PPT。
八、新课导入
观察下表,求总分和平均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工具,怎么做,观看小视频,选择方法,从
而引入正文。
九、新课讲解
(一)、公式
1、公式的定义:公式是一个能够进行运算的计算表达式,由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
运算符和数字、文字、用的单元格及括号组成。
(1)算术运算符:+(加)、-(减)、*(乘)、/(除)、%(百分数)、^(乘方);
(2)比较运算符:=(等于)、>(大于)、=(大于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