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信息技术基础》(粤教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
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
样的信息,我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深受其益,也深受其害。虚假信息、过时
信息、诈骗信息等垃圾信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时刻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因此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节主要通过学生身边经
常发生的案例,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三个发面,进行
讨论,让学生深刻掌握信息鉴别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并衍生出借助工具、权威部
门等外力来帮助鉴别信息。在一节课中很难让学生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
力,从而形成敏锐的洞察力,教师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提
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及其特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然而面对
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系统而准确的鉴别和评价信息,是学生信息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几个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中体会并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
法,提高对有害信息抵御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到垃圾信息的危害性,以及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必要性;
(2)学会从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价;
(3)养成借助百度等网络工具、权威部门、身边高手等外力来对信息进行
鉴别评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三个
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价,使学生初步形成对信息鉴别评价的系统方法,形成一
套完整的信息鉴别策略,形成抵御有害信息的严密防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形成一套比较严密的信息鉴别方法策略。
(2)、养成借助网络等外力来提高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评价能力,使网络不再
是学生的娱乐空间,更是学生鉴别评价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3)、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树立高尚的信息道德 。争做垃圾信
息的终结者,传播正能量。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认识到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掌握信息鉴别评价的三个主要出发点。
2、难点
(1)养成对外来信息的鉴别习惯,提高防范意识。改掉随意转发不明信息
的坏习惯。
(2)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形成系统的、严密的信息鉴别策略。
五、教学策略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
特点,利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开课时通过各种具有震撼性的错觉图
片,以“眼睛欺骗我们”为话题引出本课。列举易于理解的学生身边的案例,从
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三个方面对信息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总
结出对信息鉴别和评价的方法策略,养成借助网络等工具鉴别评价信息的习惯,
树立争做信息卫士、垃圾信息终结者,传播正能量的意识。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展示错觉图片、QQ 垃圾
信息、QQ 带有病毒的欺骗链
接给学生观看,提问学生谈谈
自己的感受。
证明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
的。
信息海洋鱼龙混杂,真伪
难辨。 谣言、诈骗信息无孔不
入,防不胜防。
如何对的信息进行鉴别和
评价?
观看图
片,谈谈眼睛
看到的情况。
观看 QQ
垃圾消息、欺
骗性病毒练
级,说说自己
遇到这类消息
的做法。
引导学生认知眼睛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初步让学生养成对信息
质疑的习惯,提高学生
对信息的警惕防范意
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活
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很
自然的引入新课的内
容,我们该如何对信息
进行鉴别和评价。
【教授新课】
【方法一】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诗句引导: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作者: 宋代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有源,树有根,追根溯
源。”
让学生自
告奋勇来朗诵
这首诗。
解释后两
句的含义。
以诗引导,培养
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提高朗诵能力。
以诗中的“源头”为
出发点,提出“水有
源,树有根,追根溯
源。”从而引出从信
息的来源对信息进行
鉴别
案例
学生张华接到自称是移动
公司人员的电话,说他的手机号
码没有经过实名认证,马上会被
停机,需要用银行账号和密码进
行辅助认证。
1. 这个自称移动公司人员说的
话是否可信? 为什么?
推荐答案:不可信。这个人来历
不明,来源不清,说的话当然不
可信。
2. 请你来帮同学张华分析一
下,这件事还有没有可疑之处?
推荐答案:有可疑之处。 电话
里询问银行账号和密码值得怀
疑。
用逻辑推理(信息要素是否齐全
真实,逻辑关系是否矛盾、可疑)
3、有没有别的办法对这件事进
行真假考证。
推荐答案:实地考察、网络搜索(与
同类信息比较)
学生每四
人分成一个小
组,从信息的来
源判断分析案
例,进行讨论,
总结出答案。选
定每个题回答
的小组代表。
随机叫一
个小组来,回答
第 1 题。
一个小组
对回答进行评
价。
随机叫一
个小组回答第 2
题。(如果不会,
可寻求别的学
生帮助)
随机叫一
个小组回答第 3
题。
集体讨论:有没
有别的办法对
这件事进行真
假考证。
让学生对最近经
常发生的“实名认证”
诈骗实例进行分析,
既提高了学生对信息
诈骗防范意识,增加
实战经验,跟从中体
会总结出从信息的来
源对信息进行鉴别的
方法。
让小组进行讨论
分析,内部指定个小
题回答代表,增加学
生的学习活动参与
度,并增强小组凝聚
力,培养学生集体荣
誉感和协作意识。
随机选一个小
组,增大了每个小组
被叫到的可能性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内指一个学
生负责一个问题的回
答。还是为了增加学
生的参与度,使其都
动起来,学起来,“一
个都不能少”。
别的小组对回答
结果进行评价,加深
分析,再次增加学生
的参与面。不只是“师
生互动”,“生生互
动”也是非常必要的。
4、张华到移动营业厅寻问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张华他的手机号
码是实名认证过的。工作人员这
些话可信吗? 为什么?
推荐答案:工作人员代表移动公司,
解释具有权威性。(信息来源具有权
威性,可信。)
总结: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参考以下几
种方法:
1. 信息的来源是否权威;
2. 实地考证,网络查询考证。
3. 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真实;
4. 逻辑关系是否矛盾、可疑。
5. 与同类已知信息进行比较;
随机叫一
个小组回答第 4
题。
引 导 学 生
集 体 讨 论 总 结
出 从信 息 的 来
源 对 信 息 进 行
鉴 别 的 几 种 参
考方法。
系统归纳出从来
源出发鉴别信息的方
法。使学生形成系统
的、严密的信息鉴别
方法。
【方法二】 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故事引导:
小马过河(图片)
松鼠说:“水深滴很,会
淹死滴,包过起。”
老牛说:“水浅很,才达
膝盖,过你滴,莫马达。”
元芳,你怎么看?
哪位同学愿意当元芳,分
析松鼠和老牛的话,那个可信,
小马应该怎么分析。
让学生讨论:老牛和松鼠,
哪一个在说谎。为什么?
引导学生推出“从信息的
价值取向”来评价信息。
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所获得的信息对我们来说,有
的有用、有的无用,有的真实、
有的虚假……因而,社会角色
的不同决定了信息价值取向的
多样性。也注定了从各个价值
取向出发,对信息的评价也就
不尽一样。
观看小学
语文课文《小马
过河》图片,阅
读图片下方两
句话。思考问
题。
提问一名
学生,分析老牛
和松鼠的话,并
说出小马应该
怎么做。
讨论:老牛
和松鼠,哪一个
在说谎?
为什么?
前面用诗句引导,
这里则 用众所周知的
《小马过河》图片诱发
学生思考。保持学生的
关注性,避免视觉、思
维疲劳。增强学生注意
力的持续性。
运用关中方言,和
网络术语“元芳体”,
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
生的参与情趣的高涨。
从老牛和松鼠都
没撒谎,引导学生体会
到不同角色有不同的
分析结论,从而引出,
价值取向不同,结论不
同。
从而的出价值取
向的不同对信息的评
价也不同。
【方法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案例引导:
案例:1:前两天小文在超
市买了一瓶君乐宝每日活菌,
打开后发现中奖“再来一瓶”。
于是小文拿到超市兑奖。
售货员却说不能兑奖了。
这是为什么?
这个说明了什么?
兑奖日期有时间限制,有
有效期。现实中好多东西都有
它的有消息,信息有没有有效
期?
那么信息的有效期就是信
息的“时效性”,过期的信息
将是无效的信息,甚至还是会
有害信息。
过期信息没有价值,还有
很多的危害。
案例 2:
9 年前网帖贫困学生需要
御寒衣物,帖子传播 9 年无法停
止,致学校每年收几十吨,邮
局和学校均爆仓。学校疲于应
付源源不断的包裹
学生思考问题
后,让一名学生回答。
思考、讨论:
1、那些东西有效
期?
2、信息有没有有
效期?举例。
思考、讨论:
过期信息有无危
害?举例说明。
观看过期信息危
害
图片 1:
山区小学收数吨捐赠
衣物,堆满仓库无人
领取。
图片 2:
用饮料中奖,兑
奖活动有有效
期,引出讨论那
些东西有有效
期,进而过渡到
让学生思考信息
有无有效期。
让学生思考过期
信息有无危害?
列举过期信息带
来危害的案例,
增强学生对过期
信息危害的认
识。
使学生养成从信
息时效性判断信
息的习惯,不随
意转发看似真实
却过期的信息。
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验证信息时效,不转发过
期信息
南昌旧衣物捐赠衣物
冗余,积压上千无人
领取。
总结:
信息鉴别和评价三个出发点 :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备
注
一、单项选择题
1.打手机查询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为自己远出旅
行做好相关准备,这主要是从信息的( A )进行考虑。
A.时效性 B.价值取向 C.来源 D.实用性
2.李明收到一则短信:“尊敬的电信客户,你的手机在充
值活动中,中了 iPhone 7 的特等奖,请你先付手续费 100 元
到帐号 XXXXXX,收到汇款后,我们在三天内办理好相关
手续,将手机快递给您。”。请你从信息的来源判断其是否
真实可信,李明应该如何做,请选择( C )。
A.李明应该汇款,自己运气好,不要告诉别人。
B.李明应该汇款,相比 iPhone 7 手机,100 元不算什么值
小组
讨论
派出
代表
回答
一个
问题,
并说
明理
由。
学以
致用,
巩固
本节
学到
的鉴
别评
价信
息的
知识。
得一试。
C.李明不应该汇款,应该先通过电信部门查证,若情况属
实再汇款。
D.李明不应该汇款,手机短信都是骗人的。
3.“不要轻信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要相信官方发布的信
息”,这说明要从(C )进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A.信息的价值取向 B.信息的价值性
C.信息来源权威性 D.信息的时效性
4.小明很喜欢下棋。一天,他在网站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
比赛的通知,可赛事早就结束了。要是能早些看到这消息,
那该多好!他从信息的( C )方面判断出这个信息已没有
价值了。
A.价值取向 B.来源 C.时效性 D.增值性
5.同一信息对有的人有用,对有的人无用,这说明(D)。
A.信息具有时效性 B.信息来源的权威性
C.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D.信息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知识梳理】
信息的鉴 1、从信息的来源思考判断
— 三个方向 —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思考判断
别与评价 3、从信息的时效性思考判断
1、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
总 2、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价值取向)
策 —— 3、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
略 4、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信息要素、逻辑关系)
5、对信息进行考证(实地考证、网络搜索考证)
【知识拓展】
抵御垃圾信息、诈骗信息
对于网上收到、转发或手机上接收的各种信息。我们要做到:
一、借助工具鉴别(百度一下,便知真伪)
二、人工防御和技术防御并用。
1、人工防御:从人的思想、习惯上。
①树立防范意识 ②养成防范习惯 ③ 不好奇、不贪心。
2、技术防范:从设备硬件或软件技术上
①安装杀毒、防火墙 ②安装诈骗电话、短信拦截软件
防电话诈骗六个“一律”
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时刻谨记六个“一律”:
1、接到不确定的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一律马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有链接的,一律不点。
5、来自微信或 QQ 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不明区域打来的电话,一律不接不回。
能做到这六个“一律”,就基本上不会上当受骗了。
【本节寄语】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掌握信息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养成鉴别信息的好习惯,争当网络中、现实中有
害信息的终结者。传播正能量,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