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过关训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版附答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中考知识点过关训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版附答案)1

ID:675582

大小:164.0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堂练习 1.(2020 长沙中考)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 得 2020 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 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4.下列关于 CO 和 C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CO 可以用来灭火,CO2 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 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 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 是 。 6.(2020 甘孜州中考)CO、CO2 和 CaCO3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7.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 2 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 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 1 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8.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B、D 装置内药 品均足量)。 (1)装置 A 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过程中,装置 B、D 中均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它们 在功能上有区别,其中装置 B 的作用是 。 (3)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过程中,体现出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5)若反应后装置 C 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为 4 g,则装置 D 增加的质量 为 。 9.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作用和石墨制金刚石都发生了物理变化。( ) 10.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 ( ) 11.一氧化碳和碳还原氧化铜都是置换反应。( ) 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13.通常用碱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1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去除。(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B.C60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似,化学性质不同 D.对比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说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的排列方 式影响其物理性质 E.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F.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溶解的物质,降低水的硬度 G.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可转化为石墨,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H.石墨与活性炭构成的物质只含碳元素,属于纯净物 16.(教材习题变式题)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带火星的小木条 D.燃着的小木条 1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 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 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 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18.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组成元素相同 D.都有毒性,能使人中毒死亡 19.(原创)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木条鉴别 O2 和 CO2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N2 和 CO2 C.用 NaOH 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浓 H2SO4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0.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 CuO 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反应中 C、CO 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 C、Cu、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21.(1)金钢.石 (2)吸咐. (3)活性碳. (4)过 22.(2020 德阳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装大理石 B.加稀盐酸 C.制取并收集 CO2 D.检验是否收集满 23.(2020 重庆中考 A 卷)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 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 是 (填序号)。 (3)③中,若 X 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若 X 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 则 X 可能是 (填字母)。 A.NaOH 溶液 B.CaCl2 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堂练习 1.(2020 长沙中考)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 得 2020 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C ) A.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 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将水倒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B.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4.下列关于 CO 和 C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 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 C.用途:CO 可以用来灭火,CO2 可以做化工原料 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 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 排列方式 不同。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疏松多孔 的结构。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图书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6.(2020 甘孜州中考)CO、CO2 和 CaCO3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B )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7.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 2 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 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 1 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8.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B、D 装置内药 品均足量)。 (1)装置 A 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O2=====高温 2CO 。 (2)实验过程中,装置 B、D 中均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它们 在功能上有区别,其中装置 B 的作用是 除去混在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 (3)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 Cu+CO2 。 (4)实验过程中,体现出的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还原性、可燃性 。 (5)若反应后装置 C 中固体减轻的质量为 4 g,则装置 D 增加的质量为 11 g 。 9.活性炭(或木炭)的吸附作用和石墨制金刚石都发生了物理变化。 ( × ) 吸附性是物理性质,吸附作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石墨制金刚石发生了 化学变化。 10.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 ( ×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 应生成的碳酸,不是 CO2。 11.一氧化碳和碳还原氧化铜都是置换反应。( × ) 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还原氧化铜不是置换反应。 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 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 CO2,还有 N2、稀有气体等,通常用 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 气体。 13.通常用碱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中有氧化钙、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可以用于干燥碱 性或中性气体,不能用于干燥 CO2 等酸性气体,因为 NaOH 可与 CO2 发生反应, CaO 吸水后也可与 CO2 发生反应。 1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去除。 ( × ) 二氧化碳含量多时,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可用灼热的氧化铜去除。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 (填字母序号)。 A.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B.C60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似,化学性质不同 D.对比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说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的排列方 式影响其物理性质 E.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F.活性炭可吸附水中溶解的物质,降低水的硬度 G.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可转化为石墨,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H.石墨与活性炭构成的物质只含碳元素,属于纯净物 16.(教材习题变式题)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B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带火星的小木条 D.燃着的小木条 1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 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 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 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18.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组成元素相同 D.都有毒性,能使人中毒死亡 19.(原创)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A.用带火星木条鉴别 O2 和 CO2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N2 和 CO2 C.用 NaOH 溶液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浓 H2SO4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0.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 CuO 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是( A ) A.反应中 C、CO 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 C、Cu、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21.(1)金钢.石 刚 (2)吸咐. 附 (3)活性碳. 炭 (4)过 滤 22.(2020 德阳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装大理石 B.加稀盐酸 C.制取并收集 CO2 D.检验是否收集满 23.(2020 重庆中考 A 卷)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 容,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② (填序号)。 (3)③中,若 X 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 。若 X 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 纸没有变红,则 X 可能是 AC (填字母)。 A.NaOH 溶液 B.CaCl2 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