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教案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 50-55 页。
二、单元分析: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
一共三个例题,例题 1 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
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 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
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 3,是
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
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
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活动准备:课件、主题图、圆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铺垫
1,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纸条
提问,你喜欢什么颜色,比一比他们的长短
生:同样长
2、感受份数
教师:老师又拿出一张红色的纸条,如果把黄色的纸条看成一份,你
知道红色有这样的几份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通过以“形”为起始点来对几个几知识做复习,
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好铺垫。也是为降低
在教学几倍的意义时的难度。】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1、师生探讨。
(1)引出倍
教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黄纸条比红纸条短。”
学生:“红纸条比黄纸条长”
师指图问:“你还能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生说:“红纸的长度是黄纸的 2 倍。”
我惊讶地问:“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懂呢?”当学生再说一遍后,
接着提问:“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教教我吗?”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出发,同时我通过“你能教教我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探究的欲望。】
2、揭示课题。
继续提问问:“你是怎样知道红色纸条时黄色纸条的 2 倍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黄纸条看成一份,红纸条有这样的 2 份,也就是红色纸
条是黄色纸条的 2 倍
这里黄纸条和红色纸条的长度之间存在着“倍”的关系,这就是我们
这节课要讨论的“倍”
板书:倍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课件出示 P50 图,学生看书上图,图上有什么?小兔拔了许多萝卜,还没忙得分
开,你们能帮们分一分吗?学生分萝卜。
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
胡萝卜有 2 根,红萝卜有 6 根,画黑板上,6 根红萝卜有几个 2 根呢?我们用笔
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说明可以圈出 3 个两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3 倍。
同时,老师在拿出一个没有叶子的胡萝卜,问红萝卜又是胡萝卜的几倍?(板书
在图下方)同学们你们会这样圈吗?
2、学生试着圈一圈,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白萝卜有 10 根,画黑板上,那 10 根白萝卜有几个 2 根呢?先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你准备怎样圈?
打开书,请大家用铅笔在书上圈一圈那 10 根白萝卜,并完成下方的填空。同位
互相检查,同时请一个学生上黑板圈一圈,集体订正。
从上面可以看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5 倍。
3、练一练
做一做 1,绿圆片有几个?黄圆片有几个?黄圆片每 3 片为一堆可以圈出几堆?
请你圈一圈,说说黄圆片的个数是绿圆片的几倍?你能圈出蓝圆片是绿圆片的几
倍吗?
教学一倍,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一倍
摆一摆,摆苹果的个数是圆片的 3 倍。(故意制造矛盾,让学生知道每份数的重
要)
做一做 2,第一行摆 5 根小棒,第二行要我们怎么摆,4 倍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在纸上第一行先画 5 竖线代表 5 根小棒,第二行怎么画?请你画一画,然
后圈一圈。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课本后的习题
2、在数字中找倍。
3、看图并提出用倍解决的问题。
四、活动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比多少是一个一个的比,比倍是一份一份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