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百花
园等量代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现实情境中的各种量的相等关系,明确等量代换的概念。
2.在观察、动手操作、分析等过程中,找到相等的量,分析出中间量。
3.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
代换的思想方法。
4.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的思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准确找到中间量,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 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课件出示:
曹冲称象图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指一名学生讲述。
2. 引发质疑:明明要称的是大象,最后却称的石头,大象和石头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
生: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所以可以用石头的重量去代换大象
的重量。
3.小结揭题:因为大象的重量和石头相等,所以把称大象的重量转换
成称与它重量相等的石头。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等量代换。代换
就是代替、替换的意思。(板书课题:等量代换)
4.生活引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等量代换也常用到。如把 100 元钱
换成零钱可以怎么换?(2 张 50 元、5 张 20 元、10 张 10 元、100 张 1 元
的等等)
5.质疑过渡:那能不能换成 9 张 10 元的呢?为什么?(只有相等了才
能代换。)这节课我们就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探究策略,交流方法
1.出示图 1:
(1)认真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天平、一只狗、一只猫。
(2)教师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当天平
左右两边物体一样重时,天平保持平衡。
(2)根据图上信息获取猫和狗的相等关系:一只猫的质量=
一只狗的质量。(板书:1 猫=1 狗)
2.出示图 2:
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获得:一只猫的质量=一只鸭的质量,明确
猫和鸭的相等关系。(板书:1 猫=1 鸭)
3.出示两幅图:
(1)狗和鸭有直接关系吗?要想帮狗和鸭建立起关系,该怎么
办呢?(找猫来帮忙)
(2)学生交流想法,明确:一只狗的质量=一只鸭的质量。
(3)小结:在刚才这个例子中,狗和鸭虽然没有直接关系,
但它们都和猫有直接关系。这里的猫就是一个中间量(板书:中间量),
通过猫这个中间量我们建立起了狗和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等量
代换的目的。
4.出示图 4:
(1)看图了解信息和问题
发现信息:2 只猫的质量=1 只狗的质量
2 只狗的质量=1 只羊的质量
提出问题:1 只羊的质量=(?)只猫的质量
(2)学生活动
学习要求:独立填写报告单;然后小组内交流。
评价规则:正确解决,获得 1 个赞;表达清楚,获得 1 个赞。
(3)展示交流,全班分享
预设 1:文字表征
相等关系是:2 只猫的质量=1 只狗的质量,2 只狗的质量=1 只羊的质
量。中间量:小狗。
解答过程:因为 2 只猫的质量=1 只狗的质量,
2 只狗的质量=4 只猫的质量。
所以 1 只羊的质量=2 只小狗的质量=4 只猫的质量。
预设 2:表征画图
预设 3:算式表征
因为 2 只猫的质量=1 只狗的质量,
2 只狗的质量=4 只猫的质量。
所以 1 只羊的质量=2×2=4 只猫的质量。
(4)方法对比,积累经验
无论用到哪种方法解决问题,都是要找到相等关系和中间量。
三、 拓展提高,深化理解
1. 古代——以物换物
(1)除了像这样等质量的物体可以代换以外,等价值的东西也
可以进行交换。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货币还没有出现,人们想要得到
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能采用换的方法,这种换的方式叫做以物易物。有这
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村子里,有这样的三户人家,三家分别养了牛、猪和
羊。根据它们的价值,村里定下这样的交易规则:一头牛可以换 4 头猪,
两头猪可以换 3 只羊。请问:一头牛可以换多少只羊呢?
(2)学生思考,交流不同代换方法,课件演示代换过程,明确无论怎
么换,都是把猪作为中间量。
2.现代——换客易物
(1)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出现了更为时尚、新潮的互联网易物,这
个群体有一个更炫的名字——换客。最近在网上有这样一个交易:一部相
机换 3 部手机,一部手机换 4 个电话手表,请问两部相机可以换多少个电
话手表?
(2)学生思考,汇报不同的换法,明确无论怎么换,都是把手机作为
中间量。
3.直接代换
从刚才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当需要代换的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时,
我们需要借助中间量,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进行等量代换,从而建立
起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有的问题只有两种量,不存在中间量,又该如何代
换呢?
(1)算式中的△和■各表示一个相同的数。
△+■=240 那么 ■=( )
△=■+■+■ △=( )
(2)滴+答=40 滴=( )
滴+答+滴=50 答=( )
四、总结评价,自主升华
1.冥想回顾:静静回顾所学内容,教师描述:生活中等量代换的例子
虽然很多,但无非就有两种情况:当两者没有直接关系时,我们需要借助
中间量;当两者之间不存在第三方时,我们需要直接进行等量代换。不管
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进行等
量代换。
2.分享收获: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后探索,积累经验
1.收集等量代换的题目。
2.自主解决。
板书设计:
等 量 代 换
前提
相等关系
1 猫=1 狗 2 猫=1 狗
中间量 1 猫=1 鸭 2 狗=1 羊
1 狗=1 鸭 1 羊=(4)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