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抽象概括认识(或理解)
三角形特征的过程,认识(或理解)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及底和高的含义。
2、借助己有知识经验,迁移学习三角形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发展迁移
类推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和几何图形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
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的定义,准确画出三角形的高 。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入课题
师:你们喜欢旅游吗?
师:你们见过神秘的金字塔和横跨黄埔江的大桥吗?(课件出示金字塔和黄浦
江)
师:其实这些图里都藏着三角形,你能找到它吗?
师: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到过三角形?(课件出示生活中三角形)
师:这么多呀!看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生活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面图形
中的三角形!【板书:认识三角形】
二、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说一说
师: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 (课件出示顶点、边和角)
师:这三个不一样的三角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吗?【板书:3条边、3个角、3
个顶点】
师:你怎么理解“封闭”?
2、摆一摆
师:既然同学们都这么有想法,那我们现在拿出3根小棒来摆一摆!
生展示拼成的三角形。
师:她摆的真仔细呀!你有没有留意到她在摆的时候特别注意到什么?
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三角形?【板书:三角形概念】
3、辨一辨: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师:这个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这个呢?
师:说的多生动呀,它就不是封闭图形。
(出示课前3个三角形)这样的图形就是三角形。
4、画一画
师:原来这样的图形就是三角形,老师就根据你们说的画一个三角形,你们看
老师画的对不对。【板书:画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
表示成三角形ABC。
师:请大家像老师一样在你的作业单上也画一个三角形。
三、活动探究,学习底和高
1、比一比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三角形,比较一下,这两个三角形哪个高?
师:你是怎么比的?
师:比高比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高的定义)
2、辨一辨: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对了吗?
3、找一找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形,你能想办法找到它们的高吗?请同学们先来看
活动要求:
取出1号三角形,想办法找到三角形的高;
找到高的同学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生操作,教师收集资料。
师:老师根据你们说的也画一条高。【板书:画高】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
和AC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对准顶点B画一条垂线。
师:老师这个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吗?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板书:画高】
师:请折高和没有画出3条高的同学补充完整,画完的同学检查一下你的画
的高和它对应的底是不是垂直的?
4、练一练: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展示。
教师课件出示2号三角形,先画一条高,再找另外两条高。
你听懂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说。理解“互为底和高”
3号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黑板上)怎么画呢?
找学生说,教师黑板上画并说明画法。
学生在作业单上画。
师:如果画这条底边上的高,我们应该怎么画呢?
师:有没有办法解决?
师:看似困难,只要我们先找到顶点和底边,也就没那么难了。
四、活动交流,感受稳定性
1、猜一猜
师:我们学会了画三角形,也能画出它的高,你能长度相等的小棒拼出一个
三角形吗?猜想一下,我们拼出来的三角形形状、大小会不会都一样呢?如果拼
四边形呢?
2、拼一拼
师:到底会不会呢,我们用事实说话。咱们先来读一读活动要求
小组4人,两个人拼三角形,两个人拼四边形。
拼好之后比一比,拉一拉,说说有什么发现。
收集拼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3、比一比
师:对比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三角形三边确定后,它的形状是唯一的而四边形却能拼成很多不同形状。
师:在刚刚拉的过程,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所以我们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稳定性】
4、想一想: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四边形不容易变形吗?
5、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
下。
五、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的收获真不少!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三角形还有很多
秘密,我们明天我们继续探索三角形的秘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