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平均数北京版(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平均数北京版(2)

ID:673598

大小: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北京版 80-81 页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 能利用平均数分析、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感悟平均数的含 义,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渗透数形结合和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的数学思 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 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用平均数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1.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现在,让我们一起看 看体育小组的活动——投篮比赛。对于比赛而言,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输赢。 2.请看大屏幕,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3.下面老师就请你们来当裁判,你认为哪个小组赢了? 预设:第二小组 追问:为什么啊? 预设:因为第二小组投进球的总数多。 4.第二小组投中的数量多,好,那我宣布,本次比赛第二小组获胜!(此时,有 人一定认为不公平) 5、我看见有同学再摇头,好像不太同意这个结果啊,怎么了? 预设:人数不清楚,如果第二组人数多,投得当然多,第一组人数少,投得就少。 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6.小结: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他认为如果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太公平,如果人 数相同,就公平了就可以比出输赢了,你们同意吗?那让我们一起看看实际情况 是什么样的?从这幅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7.实际情况怎么样啊?(第一小组人数 4 个人,第二小组人数 5 个人。) 8.你们发现两个小组人数不同,那怎么比才公平呢? 预设 1:第一小组增加一个人,使两个小组人数相等。 设问:第一小组希望增加一个什么水平的?(高水平的) 第二小组希望增加一个什么水平的呢?(低水平的) 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意见不一致,再换一方法。 预设 2:第二小组去掉一个人,使两个小组人数相等。 设问:第一小组希望去掉几号?(肯定是跳得最多的) 第二小组同意吗?(肯定不同意) 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意见还是不一致。现在第一小组 4 人不变了,第二小组 5 人也不变了,你还有别的好办法吗? 预设 3:比每个队的平均数。求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投进几个? 再进行比较。 设问:大家觉得这个意见怎么样?好就听你的,就来比平均数,这节课就让 我们先来学一学平均数怎么求? 二、合作学习,建立平均数的概念,探索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1.怎么求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投进几个呢?同学们可以借助老师提供 的学具移一移,也可以通过动笔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下面开始小组合作研究 怎样才能使这组组员投中的篮球数都相等呢? 2.学生小组研究。 3.汇报: 我们先来请一个小组代表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移动的? 预设 1:通过直观观察,把多的补给少的。 追问:为什么拿多的补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投进球的数量就同样多了) 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移多补少) 总结: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得到一样多的数, 这个数就是这些数的平均数。谁来说说,这个数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啊? 动手操作进行移多补少真是一个好办法,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 2: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 3 份。 谁看清他的动作了?他先做的是什么动作?又做了什么事? (2)这个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吗? 老师巡视的过程中,还看到有些同学是用了计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 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同学们也是这样做的吗? (3)那我想问问这个括号里的写的式子求的是什么? 预设:这个小组投中球的总数 (4)为什么除以 4?这个 4 呢? 预设:这个组一共有四个人 (5)最后求出的这个 7 表示什么? 预设:表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也就是平均数 用小组投中球的总数除以人数就得到了平均数,这个方法我们也给他起个名字, 叫做先合后分。 (6)那第二组的平均数是怎么求的?怎么列式呢?谁看明白了?上来说说这个 算式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 监控:刚才除以 4,现在怎么除以 5 呢? 追问:我还想问问 6 是不是就代表每个人都投中了 6 个球呢?6 是这个组第二名 同学的实际成绩吗?是第四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吗?那平均数是一个真实存在的 数吗?那他代表的是谁的成绩? 小结: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跳的个 数,它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也就是代表这个小组总 体情况。 (7)现在你们说哪队获胜?为什么? (8)我们来看看无论是用移多补少还是用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都只有一个 目的,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 均数,其实在生活中平均数也随处可见,比如运动员跳水成绩,销售员计算商品 的平均每天销售量等等,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你们能不能举些 这样的例子呢? 预设 1:我们班语文期中考试平均分是 92 分; 预设 2:平均身高、平均速度、平均产量…… (9)下面请四位同学上来,你们估计一下平均身高数可能是多少? 监控: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那我们用平均数和与最大的数比,它比最大数,怎 么样呢? 预设:小 追问:在用平均数与最小的数比呢? 预设:大 (10)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平均数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预设: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之 间。 小结:明白了平均数大小范围,我们以后就能用它估计、检验所求的平均数是不 是合理的。 三、实践运用,巩固概念和方法 平均数听说我们今天认识它,他可高兴了,还给我们带来了几道挑战题。你们想 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1、一个水池平均水深 110 厘米,小强身高 140 厘米,他想在这里学游泳, 安全吗? 2、三(1)班数学期末平均分是 93 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三(1)班是 人人都得 93 分吗?“93 分”是怎么来的? 3、三(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小明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142 厘米。 小丽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131 厘米。 小红估计:他们的平均身高是 137 厘米。 他们谁的估计有可能是对的? 为什么? 4、A 地区水资源总量约 30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 200 立方米。 B 地区水资源总量约 30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 333 立方米。为什么总量 一样,而平均每人占有量有这么大的差距? 学生经过思考:想到由于 A 地区人口多的问题。 教师小结:正像你们猜的,A 地区大约有 1500 万人,而 B 地区不足 900 万 人。人数不同就是份数不同,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数也不同。中国资源丰 学号 1 2 3 4 5 6 身高(厘米) 131 136 139 140 135 142 富,因为我们人口众多,虽然我们国家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 有量排在世界第 110 位,因此,我们小学生怎样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 82 页第 1、2、3、4、5 题。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