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om
z.com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及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微课内容所属课程名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来源:Z.Com]
知识点:
1.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2.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十位上的数不变,个
位上的数直接相加;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个位上的数不变,十位
上的数相加。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学背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
位数和 10 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
十数加一位数。这节课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问题。[来源:Z.Com]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方法: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
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z.com
z.com
出示两组题:
10+10= 20+7=
40+50= 30+5=
20+50= 50+8=
提问: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师: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几十几加几就是几十
几。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一)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师:(出示情景图)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标出信息一:小林说的“我已经写了 25 个字”,信息二:“还
要写 2 个字”,信息三:小红说的“我才写了 25 个字”)
根据信息一和信息二提出第一个数学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
字?
列式:25+2=
根据信息一和信息三提出第二个数学问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
了多少个字?
列式:25+20=
(二)动手操作,探讨算法
(1)教学 25+2
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
用小棒表示 25 和 2,先 5 根小棒和 2 根小棒放到一起,就是先
算 5+2=7,再把这两捆小棒和 7 根小棒合在一起,就是再算
20+7=27,所以 25+2=27。
z.com
z.com
师:你能把摆小棒的过程在算式上表示出来吗?
一边讲解一边出示分合式: 25 + 2 = 27
20 5
7
师:不管是摆小棒、还是分合式我们都是先算 5+2=7,再算
20+7=27。
(2)教学 25+20
师:我们已经学会算 25+2 了!你更喜欢的哪一种方法呢?
25+20 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
用小棒表示 25 和 20,可以把这 4 捆小棒放在一起,所以就是
先算 20+20=40,再继续把 4 捆小棒和 5 根小棒合到一起,这个时
候就是再算 40+5=45。
师:你能把摆小棒的过程在算式上表示出来吗?
一边讲解一边出示分合式: 25 + 20= 45
5 20
40
师:不管是摆小棒、还是分合式我们都是先算 20+20=40,再算
40+5=45。[来源:学§科§网]
(三)观察比较,找不同点
师: 想一想:25+2 和 25+20 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点:“25+2”是两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的
数,而“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z.com
z.com
强调: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总结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并且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
加法时,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直接相加;计算两位数加整十
数时,个位上的数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加。[
教学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整十数,这是一年级下册数
学书 p64 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学习是在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
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首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
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
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为了改变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我充分利用课本例 1 这一情
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引导学生根据
图片提供的信息,大胆的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时,我利用摆小
棒和分解式得出算法,然后明确算法。
在完成例 1 两道题的计算后,我又让学生回顾操作与计算过
程,重点说一说“25+2 和 2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分别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通过回顾比较,认识本质,突出相同计数单位
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并且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时,十
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上的数直接相加;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个位
上的数不变,十位上的数相加。
z.com
z.com
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预设性和课堂的生成性可能会存在着很大的
差异。授课以后,我会根据课堂的生成及时作出调整,努力提高自己
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