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五学”潜能课堂导学案)
学科:北师大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我学到了什么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
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
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心,感受客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复习前四个单元所学过的全部内容。
难点: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 1 课 时
内容 教材第 44 页,第 45 页
教
学
过
程
试
(自学)
在教学之前,布置好前置性作业(见附件 1),是针对前四个单元所学
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做好本节课的预习工作,并在课前进行简单的讨
论与交流。
导
(导学)
师:同学们,在前几个单元中,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知识?
可能的答案: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及应用、100 以内数的认识、观察物
体、有趣的图形……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内容,一起来
闯关。
(鼓励学生回顾并说一说,在前几个单元中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记录和梳理)
教
学
过
程
悟
(共学)
一、回顾整理
第一关: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及应用:
师: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多种算法,哪位同
学还记得?
生 1:拆数法。
生 2:想加算减法:。
师:我们还学习了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应用,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
们会用到减法?
生 1:谁比谁多多少?
生 2:谁比谁少多少?
生 3:还剩下多少?
生 4:相差多少?
生 5:还缺、还差多少?
生 6:给出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
师:这么多题型都要用减法来计算,那我们来看看这道题。出示教材第
44 页第一幅图。
比一比:
师:你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象顶了 15 个盘子,小猫顶了 6 个盘子。
师: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1:小猫和小象一共有几个盘子?
生 2:小猫比小象少几个盘子?
生 3:小象比小猫多几个盘子?
生 4:小猫再多几个盘子就和小象一样多?
生 5:小象拿掉几个盘子就和小猫一样多?
师:这么我们选择一个问题来解答:小猫比小象少顶几个盘子?你是怎么
计算出来的?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汇报:
生 1:我想用拆数法去做,把 15 拆成 10 和 5,先用 10-6=4,再加上剩下
教
学
过
程
悟
(共学)
的 5 等于 9。
生 2:我也想用拆数法去做,把 6 拆成 5 和 1,分两次减,先用 15-5=10,
再用 10-9=9。
生 3:想加算减法:因为上学期我们学过 6+9=15,所以 15-6=9。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 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内容,包括 20 以内数的退
位减法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意义。
第二关:观察物体
师:在这一单元,我们观察过很多物体,小汽车、存钱罐、积木等等,那
么通过观察,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结果不同。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道题来闯过这一关。出示教材第 44 页第 2 幅图。
连一连:
师:小猴的不同形状分别是谁看到的?请你连一连,说出你的理由。
生:最容易判断的是哪个小动物?因为它是从小猴子的正面观察的,那肯
定可以看到猴子的脸。其次可以判断小松鼠,它是从小猴子的背面观察的,那
肯定可以看到猴子的尾巴。最后小狗是站在猴子的侧面观察,肯定看到的是侧
脸。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观察物体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
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第三关:100 以内数的认识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认识 100 以内的数,会数数,会读数,会写数,
会按规律填数,了解数的组成……那我们来一起数一数:
一个一个数,从 82 数到 100;
两个两个数,从 72 数到 100;
五个五个数,从 5 数到 100;
十个十个数,从 10 数到 100。
出示教材第 44 页第 3 幅图。
说一说:
师:那现在我们来说一说 100 的意义。
生 1:10 个十是 100。
教
学
过
程
悟
(共学)
生 2:比 99 多 1。
生 3:100 个一。
生 4:2 个 50
……
师:下面每个小组找一个比 20 大的数,像这样来说一说这个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 100 以内数的认识,帮助学生体会 100 以内
数的意义。
第四关:有趣的图形
师:我们本学期学过了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师:那么七巧板是由几种图形组成?分别是?
出示教材第 44 页第 4 幅图。
拼一拼:
师:这个图案是什么物体?用到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后汇报结论。
师:你能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吗?有很多种方法,看看你能拼出几种?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复习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对简单
几个图形的认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图形的特征。
二、总结方法,看成长历程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很热烈,看来我们很好地掌握了很多的知识,请小朋
友们相互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学会总结,为学生接下
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拓
(延学)
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1. 学生提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交流探讨。
3.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下课查阅资料尝试解决。
教
学
过
程
评
(评学)
一、基础题:
1. 计算:
14-7= 15-8= 13-6= 17-9=
2. 看图读数
二、能力题:
有 10 瓶水,15 个小朋友,如果每人一瓶水,再拿来几瓶水就够了?
三、提升题:
一本漫画书 9 元,一支钢笔 15 元。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板
书
设
计
整理与复习(一)
比一比 连一连
说一说 拼一拼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尽管教材中将上述内容安排在一个一个具体的情境中,
但由于篇幅的限制,许多创意不可能都写进教材。我根据本节活动的内容和一年级学
生的认知心理特征,灵活地运用教科书上所创设的情境图,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
间。整节课让学生在完整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教师则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引导学
生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
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堂课,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收到较好
的教学效果。
附件 1:
前置性作业
整理与复习(一)
一、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及应用:
1. 计算 15-6=
方法一:用拆数法去做,可以把 15 拆成( )和( ),先用( )—( )=( ),
再加上剩下的( )等于( )。也可以把 6 拆成( )和( ),分两次减,先用( )
—( )=( ),再用( )—( )=( )。
方法二:用想加算减法,因为 6+( )=15,所以 15—6=( )。
2. 笑笑有 5 个苹果,淘气有 13 个苹果,淘气比笑笑多多少个苹果?
3. 一本故事书 18 元,小明有 9 元钱,还差多少元?
4. 有 7 把椅子,15 个小朋友,如果每人一把椅子,再搬来几把椅子就够了?
二、100 以内数的认识。
1. 100 的意义:( )个十,比( )多 1,( )个一,( )个 50。
2. 40 的意义:( )个十,比( )多 1,( )个一,( )个 20。
3. 按规律填数:
(1)18、( )、( )、24、( )、( )、( )、32;
(2)( )、( )、75、70、( )、60、( )、( );
(3)37、( )、( )、43、45、( )、( )、( )、53。
4. ( )个一是十,十里面有( )个一;
5. (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6. 75 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7. 6 个十和 2 个 一组成( );
8. 5 个一和 3 个十组成( )。
9. 从( )边起,第一位叫( )位,第二位叫( )位,第三位叫( )
位。
10.看图
读作:
写作:
三、观察物体
通过观察物体的正面、背面、侧面、上面等,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
四、有趣的图形
1. 我们本学期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
( )、( )、( )、( )、( )。
2. 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分别是( )、( )、( )。
其中,三角形有( )有个,正方形(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
五、我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