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本首咏史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文章内容,体会古诗意境。
3.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诗歌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品味,把握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蕴。
3.通过启发点拨和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培养热爱国学经典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贾生》一诗的主旨。
2.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以声传情,从而把握诗意情感。 3.赏析李商隐诗的艺
术特点。
【学情分析】
诗歌短小,当堂背诵、诗意理解等不成问题。
但诗歌牵系的历史背景知识,学生知之甚少,需及时补充;托古讽时诗一类,
也需要归纳、盘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曲酒流觞,以诗导入
1. “对诗”
同学们,古代文人有一个人游戏叫“曲酒流觞”,切磋文艺,吟诗作对,今
日的我们,虽无美酒,却有好诗,我们也来对两句,老师看看你们谁对的最快,
最准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其实啊,这几句脍炙人口的诗,有着一个共同的作者,谁知道?(李商隐)
看来,大家的功底还真厚实,都具有“诗和远方”的期待!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位诗人,品味其《贾生》一诗的内容之美、结构之巧、
诗情之妙。
(板书诗题)
2、回顾作者:
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
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
(二)诵读:初品其味,品内容之美
1.字正腔圆地读。提醒把字音读饱满,读准逐(zhú)、苍生(cāng)。自由读。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韵脚、重音。自由读——齐读。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
问/鬼神。
3. 小组间共同讨论,疏通文意。(逐字逐句)
(1)小组讨论,交流
(2)出示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
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3)当堂背诵诗歌
(三)赏读:探其蕴,品结构
在听《贾生》音频示范朗读中,开启诗歌赏读。
1.贾生其人
(1)PPT 展示:贾谊(前 200-前 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
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
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 33 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
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2)教师补充贾谊人生经历轶事,丰富学生知识面。
2. 赏析诗歌
(1)改诗歌,探其蕴
“宣室求贤臣,贾生更无伦。”
这样修改好不好,原文中的“求”“访”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其中“求”“访”表现汉文帝求贤若渴(板书:
求贤若渴)
(2)“可怜夜半虚前席”
A、“夜半虚前席”前的“可怜”,如何理解?即可惜。为何不用“可悲”
“可叹”呢?
讨论明确:
“可悲”“可叹”感情色彩强烈,剑拔弩张。“可怜”更耐人寻味,仿佛
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也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
步。
补充,体会“可怜”在不同诗句中的含义。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易)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白居易)”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登楼》杜甫)
B、“虚”字妙处。文帝推重贤臣,何以竟然成“虚”?
讨论明确:
一是造成悬念,二是使读者对文帝进行讽刺。
(3)“不问苍生问鬼神”
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
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板书:问鬼神)
(5)齐声诵读
(四)研读,品诗情之妙
1.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讽刺汉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
吗?有没有深层含义?
讨论明确:
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
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
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
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
2.拓展延伸。
托古讽时诗,系咏史怀古诗的一类。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
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
借古讽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牧的《泊秦淮》、张养浩的《山坡羊·潼
关怀古》等。结合本课所讲的知识,大家读一读、品一品。
(五)课堂小结
读《贾生》,我们读出了汉代皇帝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读出了诗人
李商隐怀才不遇的感慨,读出了诗人对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
现实的忧虑。从中,我们亦读出了中华文化瑰宝之唐诗之博大精深。
读一首唐诗,人生多了一份诗情画意;品一阙宋词,生活多了一份书卷气息。
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在诗词中,品精练文字,听优美韵律,探博大思想,不
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搜集托古讽今的诗歌,读一读,品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