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ID:671677

大小:18.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能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辨析;了解它们的意义 和用法。 2、 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4、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 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课文给人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难点 1、,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中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2、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 3、理解作者在小桃树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了夏衍所写的《野草》,作者通过对种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描写、赞颂和肯定,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重压的蔑视和对民众力量的信赖。文中的种子和野草具有一种难能可 贵的精神——顽强不屈,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去学习的和拥有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贾平凹 的一篇课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野草一样呢? 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相同点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这一篇课文。 二、学习文中的字词 1、 拱 颤 抖 赤 裸 涩 剥 苞 2、 词语例解 苍白:白而略微发青,灰白。 苦涩:又苦又涩,形容内心痛苦。 眼睁睁: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 孕育:比喻在旧的事物中酝酿着新的事物。 三、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 年 2 月 21 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 年开始 发表作品。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 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 年 创刊《美文》。1993 年创作《废都》。1997 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8 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分析课文 第 1 自然段:奶奶赋予桃子特殊的含义,从此开启了我和它之间的情缘。 思考:1 奶奶为什么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 奶奶赋予桃核儿特殊的含义,启发了“我”对理想和幸福追求。 2 、“我”为什么要把桃核儿埋在院子的角落里? 因为“我”希望桃核儿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孕育“我”的梦想。 第 2 段:写小桃树不屈不挠的精神。 思考: 1、小桃树刚从土里长出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相关语句。 2 、写小桃红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画出相关词语。 3—5 自然段:写小桃树的孤单、寂寞,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担心和爱怜。 思考: 1、3 至 5 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2、怎样理解“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过一直蜜蜂恋过它,一直蝴蝶飞过它”这句话? 从侧面写出小桃树的孤单、寂寞。 6—7 自然段:写可怜的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抗争,顽强拼搏。 1、“千百次”写出了小桃树怎样的精神? 写出了小桃树坚强不屈的精神。 2、“一树桃花,一片,一片,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落,变得赤裸了”一句运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桃树在风雨中历经磨难的样子,表现出作者对小 桃树的爱怜。 第 8 自然段:我在小桃树身上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梦想和希望,小桃树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力 量。 结合全文思考: 1、为什么“我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画出相关语句。 2、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 小桃树长得很委屈 ,花儿单薄;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 3、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形态、颜色、动作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 特点。“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表现了它的弱小。 “弯着头,抱紧着身子 ” “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 ”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 顽 强搏斗。 4、“我”为什么把小桃树叫做“我梦的精灵” 我在小桃树身上寄托了自己美好的梦想和希望,小桃树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力量。 六、小结: 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 偏爱它。见到它长得弱小,没人管它,“我爱怜它”。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 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油对它产生赞美之情,小桃树给了“我”面对困难的 勇气。 思考: 学习这篇课文,你从小桃树的身上了什么启示? 六、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梦想、希望) 八、总结: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 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 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九、布置作业 1、回顾课文内容,仔细观察生活,看看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和小桃树一样的植物找出他们 的特点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以《野草》这篇课文为导入,野草和小桃树有着共同的特点,面对困难永不放弃,不屈不挠。这起到 良好的作用,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同时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者用朴素优美的语言,描写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风雨中成长的小桃树。 在分析课文时深入文本,理解文意,注重重点语句。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扣住“小桃树”一次这个 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从课文身上回归生活。 不足之处:在对文中重点语句的讲解时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回答完问题 时没有及时地给予评价。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