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单元 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一课时)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 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会选择制取常见气体所需的药品、反应
条件;能说出选择制取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基本原则。
【知识回顾】
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学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表格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1、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
3、发生装置
A B
选 选 选
4、收集装置
C D E
法 向 排空气法 向 排空气法
选
5、验满 将 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6、检验 将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的 ,证明是氧气。
2
【新课导航】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
1、列举你所知道的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以上反应都有 CO2 生成, (填“合适”或“不合适”)用于实验室制备 CO2。
2、学生实验:表格二
实验现象(填很快、适中或很慢)
稀盐酸与碳酸钠 产生气泡的速度 ;
稀盐酸与大理石 产生气泡的速度 。
最适合实验室制取 CO2 的药品是: 和 。(课本 113 页)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
二、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
1、自主归纳: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时要考虑的因素
(1) 固体/固体 + 固体
① 固体 + 液体
确定发生装置要考虑的因素 液体 + 液体
……
常温
② 加热
……
(2)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
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 的气体;
排水法: 收集 的气体。
确定收集装置要考虑因素是 、 等。
3
2、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 排水法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表格三
制取气体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
表格四
信息 1:经查阅,二氧化碳密度为 1.977g/L,空气的密度为 1.293g/L。
信息 2:打开雪碧(碳酸饮料)瓶盖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有一定的溶
解能力。
密度与空气比较
(大或小)
是否溶于水,
是否与水反应 收集装置
生成的 CO2 气体
【课后实验】
请打开教材 P114 页,把上面的仪器从左开始标上 1,2,……,11 序号。老师留了一套实验
仪器在课室里,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组装,看看可以组装出几套制取二氧化碳的
装置?并把仪器的序号填在表格里。
三、验证所制得的气体。(第二课时)
【巩固与应用】:
方案 选用仪器(填序号) 方案 选用仪器(填序号)
1 4
2 5
3 ……
4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物质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碳酸钠和稀盐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原因是( )
A.反应太快,不利于收集 B.反应太慢,浪费时间
C.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中杂质太多
D.反应后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在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与稀硫酸隔离,反应不能继续进行
3、实验室制取 CO2 和 O2 的共同点是( )
A.气体发生装置相同 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反应时都需要加热 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集气瓶 B.试管 C.酒精灯 D.单孔(或双孔)橡皮塞
5、硫化氢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实验室可用固体硫化亚铁与稀
硫酸反应制取:FeSO4+H2SO4=FeSO4+H2S↑,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
(1)制取硫化氢气体选择的下列气体发生装置与( )相同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收集硫化氢气体应选用(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既可用排水集气法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