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 1 的内容。在此之前,已
经认识了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了
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进行深入
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以后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
铺垫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②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
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激起对化
学的学习欲望。
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重视防火安全,珍爱生命,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难点: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4、课时安排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教法分析
1、引导探究法: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生通
过原有知识不断探究发现新知识,这种方式需要学生动手动脑,能够充分发挥积
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
2 / 3
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和讨论。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本节课的具体学法有如下两条: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 、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演示对比实验,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杯和一空的纸杯,观察现象。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根据此实验,让学生明白本课将围绕燃烧展开。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相关
的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燃烧②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活动一】 讨论交流,归纳燃烧的定义
(1)请学生列举出生活学习中接触到的燃烧例子,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燃
烧的定义。
【活动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1)通过设计三组对比实验,①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和玻璃棒②两只试管
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红磷和白磷并将等量的白磷同时放入80℃的水中③将试管倒
扣在水中的白磷,分别记录三组实验的现象
(2)学生讨论交流通过两组实验分别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归纳总结燃烧的
条件。通过实验三,讨论交流得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任何条件下都
可以燃烧。
【活动三】灭火原理的探究
(1)点燃一支蜡烛固定于烧杯内,给予学生一些材料例如水,沙子,剪刀等。
让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方法灭掉蜡烛,并在黑板上写出灭的方法。
(2)向学生讲授到灭火的方法很多,但依据的原理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燃
烧的条件,思考灭火的方法分别对应的原理。
3 / 3
(3)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
【活动四】实践应用,火场逃生
(1)利用多媒体插入火场逃生测试动画,让学生选择逃生方法
(2)总结火场逃生方法
第三环节: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投影展示】1、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的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可不可以用你们所学的知识来说明下列成语包含那些科学道理:
钻木取火、煽风点火、釜底抽薪等图片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认识升华
(1)带领学生再次总结本课相关知识点
(2)布置作业①根据不同的灭火方法,课后了解该采用怎样的灭火器②完成P60
页的创新练习
五、板书设计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要有可燃物;
2、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3、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