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第六单元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
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
改进等思路的最好阐述。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基本实验
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在第二单元,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有了一
定的基础。学生具有了初步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技能。学生在小学时已对二
氧化碳的初步知识有所了解,并不陌生,有较充足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
识对其进行引导,使知识得到补充完善升华,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展。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
训练、实验、研讨、探究、
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或多媒体
导入
1.使用图片、动画等资
料模拟现实生活中的
一些物品,使课堂学习
密切联系日常生活。用
动画模拟代替实际实
验操作,省时省力,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
观察、讨论、交
流
PPT 出示实验室制
取氧气的装置图
探究
复习
1、 结合实验室制取氧
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
装 置 由 哪 几 部 分 组
成?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
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讨论、交流、总
结
PPT 形式出示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图
感知新课
如:导入、讲授、复习、
训练、实验、研讨、探
究、评价
学生比较制取氧气的
两种装置图,找出选择
仪器的基本路
学生讨论、比较得出方
法
给出几种能获得二氧
化碳的方法
研讨、探究
学生比较、选择
出最好的实验室
制取二氧化碳的
方案
模拟组装 教师总结反应原理
学生讨论说明原
因
动画模拟组装装置
1、收集气体一般有哪
些方法?
2、确定收集装置时应
考虑哪些因素?
讨论、交流、总
结
通过动画模拟实验
器材的组装
比较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
取的反应原理、制取装
置、收集方法
完成表格 PPT 形式
-------------------------------------------基础练习
1.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 和 。(初中气
体发生装置分两大类:1 为固热型;2 固液常温型。)
2.制取气体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气体的密度和 。
3.(2014•威海)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
室里采用固体和液体接触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
A.②和③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⑤
4. (2014·汕尾)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B 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收集某气体采用 D 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
有的性质是 。
(2)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 C 装置收集,理由是
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 和 为原料(填原料名称)来制
取 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
加试剂之前应检查装置的 。
-------------------------------------------进步提高
5. (2013 • 广 东 ) 下 面 的 实 验 仪 器 省 去 了 固 定 装 置 , 请 根 据 要 求 回 题 :
(1)甲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
(2) 乙 图 中 的 微 型 装 置 H 可 用 于 实 验 室 制 备 CO2 , 此 微 型 装 置 在 操 作 上 的 优 点
是 ;在甲图中可选择 (填序号)装配与装置 H 功能
相同的装置。
(3)装配用 KClO3 制备 O2 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 (写名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16•广东)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 E 的名称为 。
(2)图 A~C 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3)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 。
选择仪器 D—I 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 KMnO4 制备 O2,应选仪器 (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 。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CO2 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 ,
其反应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