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 知道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及装置、收集、检验方法。
2、 会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实验装置,根据气体密度、溶解性确定收集方法。
课前准备:
石灰石 碳酸钠 稀盐酸 稀硫酸 试管 烧杯 锥形瓶 集气瓶 长颈漏斗
导管 酒精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题 2 《CO2 制取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师: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三、自学指导
(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 P109 的内容,注意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反应原理,并
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来制取 CO2,5 分钟后完成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四、先学
1、学生看书、思考,老师巡视,保证每位学生都集中精力学习。
2、提问。
①哪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 CO2 气体?除此之外,生成 CO2 的反应还有哪些?
②从实验的可操作性,实验是否方便,原料是否易得、易于收集等方面考虑,什么应适应于
实验室制取 CO2,为什么?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后教
(一)检查、点拨
1.若学生选稀硫酸,则从反应过程中气泡变少的事实入手,引导分析原因。若学生选择
NaCO3 粉末,则引导学生从反应速度考虑是否便于收集。
2.总结实验室制取 CO2 的原料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二)引导探究。
1、投影出示:请同学们认真默读 P100“活动与探究”中的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
定,选用实验桌上适当的仪器,自己设计一套制取 CO2 的装置,并说明理由(提醒:不加
试剂,只连接装置)。
2、学生探究,老师巡视,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梳理、归类。
(三)检查、点拨
1、发生装置的确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比较学生设计装置的不同点,
得出如何加酸或能否控制反应。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比较实验室用 KMnO4 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区别。(投影
两组装置并归纳)
㈠固体(或者固体+固体)反应,需加热,用 KMnO4 制取 O2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反
应不加热,用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
㈡收集装置,根据所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来确定。
(四)学生实验。
1、实验指导:请同学们细读 P111“4”的内容,归纳制取 CO2 气体的步骤,2 分钟后请同学
上台演示。
2、指明学生边演示,边口述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更正。
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㈡ 加石灰石;
㈢ 加入稀盐酸;
㈣ 检查收集的气体;
3、 学生实验:(师生同步)教师口述过程,学生按步骤完成实验,及时矫正。
五、当堂训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 (用方程式来表示)收集方法是
原因是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2.此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