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知识目标]:
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及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热情。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以实验和讨论为主,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知
1、 通 过 干 冰 菜 的 视 频
引入二氧化碳
2、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
物的粮食”;消防
官兵赞美它是“灭
火先锋”;建筑师
称它为“天然的粉
刷工”; 引入二
氧化碳的性质
【板书】 二氧化碳的性
质
激发学习情景
【设问】通过观察在桌面
上且已经收集好了二氧
化碳的集气瓶,可以得出
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
【板书】1、无色无味的
气体
锻炼学生对知识总结归
纳的能力
实验探究一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简单
的实验
【板书】 2、能溶于水
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
瓶里倒入三分之一的水,
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实
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
论。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简单
的实验并总结实验的原
理
实验探究二
1、往已平衡的塑料杯天
平一端倾倒二氧化碳。
2、向盛有燃着不同高度 2
支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
氧化碳,引导学生总结出
实验现象:蜡烛由下往上
依次熄灭。
【板书】3、密度比空气
大
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1、引导学生通过下层的
蜡烛先熄灭得出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引导学生通过蜡烛都
熄灭得出二氧化碳不能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让学生总结并准确表达
出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
析并归纳出性质
可以让学生归纳出二氧
化碳灭火的原理
实验探究三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
呼吸。一定要防止二氧化
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1、 死狗洞
“为什么狗进屠狗洞会
窒息而死,而人没事呢?
2、怎样进入久未开
启的地窖?为了避免《半
个西瓜三条命》的悲剧。
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
干涸的深井前,我们可以
用什么方法来了解里面
1、学生讨论“为什么狗
进屠狗洞会窒息而死,
而人没事呢?”
2、这个故事,对我们学
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有那
些启示呢?
3、回答预设:没有。空
气中和我们呼吸中都有
二氧化碳。
1、通过动画展示讨论以
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
可以自己简单总结二氧
化碳的有关性质。
2、让学生清楚二氧化碳
量多可以使动物因窒息
而死亡
3、联系生活实际,树立
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氧化碳的浓度?(灯火
试验)
提问:二氧化碳有毒吗?
实验探究四
提出问题:以前我们喝的
可乐常常产生一种气体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选用
什么样的试剂?
如何设计实验?它的原理
是什么呢?
介绍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详细讲解化学反应方程
式。
【板书】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
应 : Ca(OH)2+CO2==CaCO3
↓+H2O
请大家阅读可乐瓶上的
配料表。看看给了我们什
么新的信息?碳酸饮料。
学生讨论可乐产生的气
体的探究,引出检验二氧
化碳的方法
重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碳酸饮料为下一个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
碳酸打下伏笔
通过对可乐产生的气体
的探究引出检验二氧化
碳的方法
实验探究五:
提出问题:由上面的实验
探究我们得知 CO2 能溶
于水,滴入紫色的石蕊溶
液,
观察实验。
介绍一种色素:紫色石蕊
试液,酸可以使之由紫色
变为红色。并用稀盐酸与
醋酸反应进行验证。
观察实验。 增加学生对石蕊试液变
色的印象。
我的发现、分析与疑问:
1、我的分析:原有的混
合液体中存在哪些物质
呢?
2、我的发现:塑料瓶中
的混合液体能使石蕊溶
液变红, 这说明混和
液体含有什么性质的物
质?
3、我的疑问:是水使石
蕊变红?是二氧化碳?
还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变
红的呢?
学生探究并总结:
1、含有水、二氧化碳,
还可能存在由水和二氧
化碳反应后产生的新物
质
2、石蕊溶液变红,说明
混合液体中含有酸性物
质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中的
几种可能性,从而设计实
验一一进行证明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
验方案
引导学生设计方案
提问:1、水能使石蕊由
紫 色 变 为 红 吗 ? 为 什
么?
2、二氧化碳能使石蕊由
紫 色 变 为 红 吗 ? 为 什
么?
回答预设:不能,因为不
是酸。
使学生理顺思路:水、二
氧化碳单独不能使石蕊
由紫色变为红,若要变红
就是有酸了
设问:若把二氧化碳通入
紫色石蕊试液可以使之
变 为 红 那 么 说 明 了 什
么?
思考并回答:二氧化碳与
水生成了酸,发生了化学
反应。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的实质。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的实质。
实验改进:
1、用贮气袋代替集气瓶
(减少跑气的可能性)
2、用紫色石蕊试纸代替
小花,减少实验难度,更
简单
3、采用三通管
一端放干燥的试纸,
做实验:观察现象。 1、实验装置简单,稳定
性好,可用于演示实
验 也 可 用 于 学 生 实
验。
2、操作简单,对比现象
明显,效果显著,提
高教学效率
3、减少了编织花和大量
染色的过程,节省实
验准备时间和药品。
一端放湿润的试纸,
中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指导、观察学生实验。
【板书】
3、与水的反应。
CO2 + H2O====
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
解)
H2CO3 = CO2↑ +H2O
做实验、观察现象:把已
经变红的试纸进行加热,
并进行颜色的对比。
思考:为什么?
学习碳酸分解。
【板书】
二氧化碳的用途
简短介绍和归纳出二氧
化碳的用途
1、 用于灭火
2、 气体肥料
3、 用于制冷剂
4、 用于人工降雨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
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
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
学的热情。
小结 学生整理知识点 对整个知识进行回顾
[板书设计] :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比空气的密度大
3.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以灭火。
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aCO3。
CO2 + Ca(OH)2 = CaCO3 ↓+ H2O
3、与水的反应。
CO2 + H2O==== 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 CO2↑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