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3)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3)

ID:667740

大小:14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一六单元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研学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校 学科 化学 课型 概念课 时间 【学习目标】 1、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的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跟水、跟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 1.用墨写的字画,可长期保存,这是因为墨汁里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碳在充足氧气燃烧 ②碳不充足氧气的条件下燃烧 3、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色的氧化铜变成 色的金属铜,同时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 的气体。 通过以下 3 个环节达成学习目标。 环节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探究 1、实验【6-3】倾倒二氧化碳(如右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请设计其他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我的方案: 2、实验【6-4】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如右图,必须用质地 的 塑料瓶实验,倒入水后,要立即盖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6-3】和【6-4】完成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 否 支 持 燃烧 二氧化碳 3、活动探究: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步骤及方法 现 象 分析与判断 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 花 2.向第一朵小花喷稀醋酸,观察 颜色为 色 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 色 3.向第二朵小花喷水,观察 颜色为 色 水 (填“能”或“不能”) 使紫色石蕊变色 2 4.将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 的集气瓶中,观察。 颜色为 色 干燥的二氧化碳 (填 “能”或“不能”)使石蕊变 色 5.将第四朵小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 化碳的集气瓶中, 观察。 6.将第四朵变色的小花小心烘干,观察 现象 颜色为 色 颜色由 色 变成 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生 成物 (填“能”或“不 能”)使石蕊变色 对比上述实验,说明水与 二氧化碳反应有 性物 质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烘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实验结论: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环节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1、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可用于 、 等。 2、促进植物的 3、用于 4、化工原料 环节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气体本身 毒,但二氧化碳 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 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人和动植物的 、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 却吸收二氧 化碳,放出 。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 的。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 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做 。 环节四:学习目标达成度反馈 一、课堂练习 1、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 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目标 1 的达成) 2. 为了区别 O2 和 CO2 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B.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后各倒入约 1/5 容积的水,盖紧瓶塞振荡 (目标 1 的达成) 3 3 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利用温室生产时,可向栽培农作物的温室里通入适量的二氧化 碳。这是因为 (A)CO2 可溶于水,可以迅速渗入土壤 (B)CO2 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C)CO2 可以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D)施用 CO2 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目标 2 的达成) 4、下列对干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干冰是二氧化碳在加压冷却条件下变成的固体。 (B)干冰可用作致冷剂。 (C)干冰是水在 00C 以下变成的固体。 (D)干冰应用于人工降雨。 (目标 2 的达成) 5、2011 年 10 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 CO2 压缩、液 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办法。关于封存 CO2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CO2 分子间有间隔 B. CO2 气体较易液化 C. 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 大气中 CO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目标 3 的达成) 二、课后作业 1、用人工方法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幻境的方法是 A.燃烧白磷 B.燃烧镁粉 C.施放干冰 D.将浓盐酸挥发 2、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A)燃着的木条 (B)颜色、气味 (B)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石灰水 3、今有下列四组气体:N2 和 CO2、H2 和 CO2、O2 和 CO2、HCI 和 CO2。若把每一组的 两种气体均用同一种方法区别开,此方法是 (A)加入带火星的木条 (B)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伸入燃烧的木条 (D)加入澄清石灰水 4、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能变坚硬的原因是 A、石灰奖失去水分 B、生成了生石灰 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碳酸 D、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5、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A.氢气──密度小──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灭火 C.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并放出热量──冶炼钢铁 D.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制冷剂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碳的不完全燃烧 3)碳还原氧化铜 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5)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 6)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4 8、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 CO2,并验证 CO2 的性质,试回答问题: A B C D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验装置 A 的 。 (2)若要用装置 B 鉴定 CO2,在 B 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当标 1 和 2 的导管口连接时,B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 , (3)若要用 C 装置证明 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 中除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 , 当将 1 和 3 连接时,C 中的实验现象: ,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将①和④ 导管口连接时,D 中看到的实验现象: , 说明 CO2 具有 和 的性质。 三、拓展 1、(2013 本溪)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②实验室制取 CO2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下同),收集装 置是 。 (2)小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①写出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伟观察到乙试管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请写出所有 可能使其变红的原因。 。 2、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溶于水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NaOH)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氢氧化钠的性质与氢 氧化钙相似,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