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燃烧的概念与条件
2. 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观察、比较试验现象的能力
4. 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连接紧密,难度不大,比较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体验从生活—化
学—生活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火、安全自救的消防意识
教学重、难点:燃烧的概念与条件,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 学生分析
对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很感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化学知识薄弱,
实验、分析、归纳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古胶鞋中需要逐步创设一系列阶梯式的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由六张图片引入燃烧
需要具备一定条件
有生活经验及相关学
科知识猜想燃烧需要
的一些条件
创设探索情景,激
发兴趣
师生交流:实验探究,
探究物质燃烧需要具
备的外部在条件
演示实验:用白磷和
红磷探究可燃物燃烧
需 要 具 备 的 外 在 条
件,进一步启发学生
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是热水中的百林燃烧
观察实验、分析现象、
思考问题、a、为什么
在相同的条件写白磷
能燃烧而红磷却不燃
烧呢?怎样才能使红
磷也燃烧呢这说明了
什么。b、铜片上的白
磷燃烧了,为什么水
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
呢?设计方案使热水
中的白磷燃烧从而得
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
备的外在条件。
以鲜明的实验现象激
发学生观察、分析、
思考的除可燃物燃烧
的外在条件,并设计
方案使热水中的白磷
燃烧,使学生体验到
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获
得成功的乐趣。
归纳总结物质燃烧需
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归纳总结、强调物质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
个条件,给出燃烧的
定义
整理、笔记 将零散的知识上升为
结论
燃烧的应用及燃烧给
人带来的危害
展示一组燃烧为人类
造福及燃烧给人类带
来灾难的视频图片
看图片,感受燃烧的
利与弊
事物具有两面性,燃
烧是把双刃剑,一段
简 短 的 火 灾 危 害 录
象,激发学生学习并
探索如何灭火愿望
实验探究:怎样灭火 提供实验仪器,布置
学生分组实验:怎样
可能多的方法熄灭蜡
烛。启发学生思考“大
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
什么能够灭火,找出
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
的关系并归纳出灭火
的原理吗。”
进行分组实验:将方
案填写在学案上,由
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利用已有的材料设计
熄灭蜡烛的方案,逐
步探究并解决疑惑。
通过启发、鼓励与评
价学生的设计方案及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
促进学生反思和改进
实验方案。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分析与归纳
能力。
课堂小结 投影、板书 笔记 归纳整理
灭火与逃生 投影视频资料并作简
单的解说
观看、感受 体现人文关怀,储备
一定的在火灾发生时
有效逃生的消防知识
练习巩固 引导、评价 思考问题、解释疑惑 以生活中常见的防火
灭火的知识作为练习
巩固,体现学以致用
布置作业 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
思考:刚才同样是可
燃物,为什么沾有酒
精的手帕燃烧时,只
有酒精燃烧而手帕没
有燃烧
突破传统的作业方式
进行课后延伸,学会
用不同的方式查找资
料,解决问题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需同时满足
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破坏燃烧的外部条件
1.将可燃物隔离
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3.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