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自主检测题
1、什么是燃烧?
根据学过的有关实验和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可总结出:一般的燃烧是指
与 发生的一种 的 的 反应。
2、燃烧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 。
(2) 。
(3) 。
3、着火点:指物质 温度。可否改变?
4、根据课本 128 页到 129 页演示实验 7-1 填写表格:(满足条件打钩)
可燃物 氧气 温 度 达 到 着
火点
是否燃烧
1 铜片上的白磷
2 铜片上的红磷
③热水中的白磷
热水中的不燃烧的白磷,在 后燃烧 。
附:观看武汉市精品教育慕课后的《进阶练习》
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1、如图,烧杯中盛有 80℃的热水,杯底放有一小粒白磷,当将
一支大试管迅速插入水中并罩住白磷时,白磷立即燃烧起来。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 )。
A. 水 B. 氧气 C. 可燃物 D. 温度达到着火点
2、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
是( )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
① ②
③ ④
3、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
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 )
A. 纸锅的着火点很高 B. 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
C. 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
D. 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 只要无法满足可燃物、温度、与氧气接触三个条件之一,物质就不能燃烧
C. 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 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5、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
断错误的是( )
A. 实验 1 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
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 实验 2 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 2 中
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 1
C. 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
的白磷会熄灭
D.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
C. 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 煤气着火时必须先关闭煤气阀门
2、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去除可燃物”灭火原理的是( )
A. 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 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C. 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3、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
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B. 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可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 氢氧化铝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 整个过程能够降温,使温度不易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4、在太空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 没有氧气 B. 空间站温度太低
C. 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 温度达不到火柴的着火点
5、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
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
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