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学内
容。该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承前启后,在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
的化学反应并知道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本节课就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
应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规律,为
今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搭建一座良好的桥梁。
第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本
质;
(2)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
力并从中体 验到实验的乐趣;
(2)倡导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实验探
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2)体验学习的乐趣,逐步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形成“环保”、
“绿色化学”理念。
第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过渡】鉴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
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理解。
难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及应用。
二、说教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将主要采用分组
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视
频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学习方法
【过渡】由于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
体,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掌握一定的方法。
初三学生已经能够在讨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中形成默契,共
享教学资源。实验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要求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参与
到实验中来。
四、说教学程序
【过渡】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第一步 “慧眼识新”(新课导入)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一则环保人士将“水变成柴油缓解能源危机”
的广告语。让学生讨论该方案是否能够成功,并说明理由。教师抛出
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将任意两种物质相互转化,化学反应有怎
样的特征引入今天的新课内容
第二步新课讲授
1.“探究解密”(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在反应前后
物质质量的变化。由此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各物
质质量总和的大小关系做出猜想,并制定计划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一:白磷的燃烧。(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
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
录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并强调一些实验注意事项)
由以上两个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猜想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教师此时再提
出问题是否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有这个规律。
实验方案三: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敞口容器内进行。(学
生分组实验)
实验后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改进后继续实验得出结论
2.“热点梳理”(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解释)
板书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解释相关注意事项。可由相关例题
帮助学生判断。
3.“追根溯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
通过 PPT 播放水通电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哪些微粒发
生改变哪些微粒没有改变。从而归纳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数目、种类均不变。教师拓展元素的质量和种
类也不变。
4.“红包来袭”(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通过 PPT 制作将课堂练习以红包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送上鼓励话
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练习主要围绕质量守恒定律并用之解
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第三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重、难点。
最后回到新课导入的问题“水能否变成柴油”,让学生做出回答并告
知学生在现今信息时代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思维。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化学。让学生自己回家利用
家里的材料和器具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要求学生简单的书
写实验报告以便下节课检查纠正实验中的一些错误。如此培养学生的
实验操作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