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复习: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水通电分解:
提问:我们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请你想一想:
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有什么变
化?
实验探究: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如何变化?
【思考】白磷燃烧前,锥形瓶内为什么要先放一些沙子?
玻璃管上的气球有什么作用?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如何关系?
【思考】实验前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鉄钉表面?
实验现象:
结论: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
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
个数守恒 。
(4)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
此定律;
3、你能解释吗?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吗?为什么?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质量小。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3、10 克水变成 10 克冰。
4、水通电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水通电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 反应后
原子种类:
原子个数:
原子质量:
(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不变):
宏观: 1 、 ; 2、 。
微观:1、 ;2、 ; 3、 。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
(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 A+B=C 的反应中,足量 B 与 5 克 A 完全反应后,生成 12 克 C,则参
加反应的 B 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2)现有一反应 A+B→C,现有 10 克 A 和 5 克 B 反应,反应结束后还剩余 3
克 A,B 无剩余,则生成 C 的质量是 克。
(二)、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2、在 A+B=C+D 反应中,5 克 A 和 4 克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 克 C,则反应
生成 D 的质量是 克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
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4、在化学反应 2XY2+Y2=2Z 中 Z 的化学式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