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研究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通过活
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
一结论;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⑴原子的种类不没有改变,⑵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⑶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
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操作、边观察边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
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 → 进行假设 → 实验探究 → 得出结论 → 解释应用 → 加深理解
【教学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本质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的物质,也就是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家
有没有考虑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猜测可能有三种情况: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猜测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来通过实验去探究反
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投影,活动与探究 ]
实验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学生演示实验)
目的:探究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演示实验,总结: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气球先鼓起后瘪掉,天平保持平衡。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实验 2.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一些错误并进行纠正,
实验结束后由学生陈述实验结果,不同意见进行补充]
目的:探究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 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步骤 1.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和几根铁钉一起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
2. 天平达到平衡后,将铁钉小心放入锥形瓶中
3.将锥形瓶仍然放到托盘天平上
4. 观察实验现象和天平的指针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天平仍保持平衡,过一段时间后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结论: 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教师总结] 通过这两个个实验我们看到,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
量总和存在相等的关系。其实不仅仅这两个实验如此,无数的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
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 小明做了三次试验:
1. 1 克氢气在 16 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 9 克水;
2. 2 克氢气在 16 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 18 克水;
3. 3 克氢气在 16 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 18 克水;
问题:在第一和第三个实验中,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这是
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总结: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不能计算在反应物质量总和里,与质量守恒定律不
矛盾,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投影]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
1、 “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2、 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如烟、
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投影] 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链接:
(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个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物质的种类肯定发生变化。(两个改变)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投影]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且从微观角度理解了为什么所有的反应都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从而把我们对化学的学习从质的研究引向量的研究。
【板书设计】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存在 3 个不变:
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②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链接:
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个不变):
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物质的种类肯定发生变化。(两个改变)
3.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可能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推断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