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更加深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引入录像】复习第 1 课时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六个不变:原子的 、 、 不变
元素的 、 不变
物质的 不变
两个改变: 、 改变
一个可能变:
【学生合作探究】
实验一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实验二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前后反应前后
质量的测定 质量测定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用一: 判断化学式
1、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2.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
2Cu(NO3)2═2CuO+O2↑+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 的化学式为 NO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Cu(NO3)2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D.产物中 CuO 属于氧化物
应用二:微粒图
1. “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1
2. 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
为 4:1
3.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化学方程式
质量变化
解释
2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4:7
应用三:判断元素种类
1、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柠檬醛中:( )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有的元素无法判断
2、1.6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 g 二氧化碳和 3.6 g 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
①一定含有 C、H 元素 ②一定不含 O 元素
③可能含 O 元素 ④一定含 O 元素
⑤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之比为 1:2 ⑥分子中 C、H 原子个数之比为 1:4;
正确的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当堂检测】
1.某工厂生产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烧时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
2Cu(NO3)2 2CuO+O2↑+4X↑,推测 X 的化学式( )
A.N2O B.NO2 C.N2O D.N2O5
2.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其净化原理是 2NO+2CO N2+x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2
B.最终排放的汽车尾气是混合物
C.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变为 0 价
D.该反应生成的 N2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1:2
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一定条件
—汞原子
—氧原子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4.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 4:7
5.已知化学方程式:R + 2O2 ══ CO2 + 2H2O ,则关于 R 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6.某纯净物 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 C、H 元素,不含 O 元素
B.该反应中 O2 和 CO2 的质量比为 14:11
C.该反应中 O2 和 H2O 的分子数之比为 7:6
D.该纯净物中 C、H 原子的个数比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