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 2 课时)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读法。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特别是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合
作交流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感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
美。
(2)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量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动画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复习提问]:1、请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并从微观上解释质量守恒
定律;2、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符号表达式。
[思考] 问题 2 中的表达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能体
现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二、导入新课
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
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
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化学方程式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讲授新课
[设问] 什么叫化学方程式?(阅读课本 96 页,找出化学方程式的概
念)
[板书]: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 + O2 CO2
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间一定存
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怎样的质量关系呢?(提示:根据化学
式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引导]同学们,让我们计算出下面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
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C + O2 CO2
12 : ( 16×2 ):( 12+16×2)
12 : 32 : 44
[讲解]: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出各物质间
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意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
程式有哪些意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2、意义(学生归纳总结)
(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
(3)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比)。
[牛刀小试]:
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面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S + O2 SO2
[提问]:如何读一个化学方程式呢?
[讲解]:“+” ,“=” 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
开。例:C+O2 CO2 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读法:① ;
② 。
[板书]:
3、读法
(1) 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读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针对练习]:
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面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Fe + CuSO4 ==== Cu + FeSO4
2 、 粗 铜 丝 表 面 的 氧 化 铜 与 氢 气 在 加 热 条 件 下 反 应 。
CuO+H2 Cu+H2O
[温馨提示]:
练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
五、交流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若让你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中选择一
个表示化学反应,你会选择那一种?为什么?
[学生抢答]:1、简单便于书写。
2、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
3、清楚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4、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5、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
六.板书设计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 2 课时)
一、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表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③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表示了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3、读法:
①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②读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练习:
⒈方程式 2H2+O2 2H2O 的正确读法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B.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C.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生成 2 个水分子
D.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3、已知反应 A+B=C+D,且 A 与 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4:3,若反应后生成 C 和 D
共 2.8 克,且消耗的反应物 B 的质量为( )
A.1.6 克 B.1.2 克 C.0.3 克 D.0.9 克
4、某物质 A 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组成中一定
含有 元素,可能含
有 元素。
5、在 2Mg + O2 2MgO 反应中,Mg、 O2、MgO 的质量比为( )
A、3:4:5 B、 3:2:5
C、3:2:10 D、 3:4:10
6、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烧时主要反应为 5O2 + X 3CO2 + 4H2O 由
此可知 X 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4
C、C3H8 D、C3H8O
巩固练习
1、在反应 3Fe + 2O2 Fe3O4 中, 份质量的铁与 份质量的氧
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中 Fe 与 O 的质量比
为 。
2、根据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 的反应,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
A.镁的质量 2 克, 氧气质量 3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B.镁的质量 3 克, 氧气质量 2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C.镁的质量 1 克, 氧气质量 4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D.镁的质量 4 克, 氧气质量 1 克,氧化镁质量 5 克。
3、S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在高空喷洒粉末状物质
X,脱硫效果可达 85%,其反应方程式为 2X+2SO2+O2= 2CaSO4+2CO2 由此可知 X 的
化学式为( )
A、CaO B、CaCO3 C、 Ca(OH)2 D、CaS
4、某反应A+B=C+ D,每当25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时,则生成
5克C,那么生成6克D时,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应是( )
A.5g B.10g C.20g D.15g
5.右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
方程式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 )
A.S 十 O2 SO2
B.2CO+O2 2CO2
C.2H2+O2 2H2O
D.CH4+2O2 C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