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石墨、C60》 导学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 6 单元课题 1 《金刚石、石墨、C60》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了解金刚石、石
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 概括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3) 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知道相应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
之间的关系,知道应用微观粒子模型学习化学;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事实,学习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
际的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学习,结合介绍碳纳米管、单层石墨片、人造金刚石和
金刚石薄膜,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物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
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难点:1、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3、碳单质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单质具有还原性。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玻璃片、玻璃刀、钻戒、金刚石、石墨和 C60 分子模型、自制活性炭净水器、
红墨水、木炭、烧杯、玻璃棒、冰箱去味剂、炭雕、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木块、火
柴、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橡皮塞、导气管
2、 学生准备:6B 铅笔、6H 铅笔各一支、铅笔刀、简易电路一套(短导线、小灯泡、两节 1
号干电池)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问题] 什么叫单质?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吗?展示“钻石恒久远,一颗
永流传”、昂贵的钻戒和普通的黑黑的铅笔芯,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你相信吗?(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课题 1 金刚石、石墨、C60
[设计意图] 从概念和实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新知探究
㈠探究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相应用途
[实验探究 1]
【导】展示一幅纯净金刚石图片,纯净金刚石可以加工成璀璨夺目的钻石,这利用了金
刚石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学生思考、回答:
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是由于纯净金刚石是 色,正八面体的固体。
【点拨】金刚石经过加工后,形成多个面,光线进入后多次折射和反射,看起来璀璨夺
目。
【导】玻璃刀的前端镶嵌有一小块金刚石。教师演示用玻璃刀裁玻璃。这利用了金刚石
的什么物理性质?
【学】学生观察、分析后,回答:
金刚石可以做玻璃刀是由于它的硬度比玻璃 。
【点拨】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实验探究 2]
【导】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利用这些性质,石墨
有什么用途?
【学】学生完成下列实验:
1、学生分别用 6B 铅笔、6H 铅笔在纸上画一画,并用铅笔刀削些 6B 铅笔铅笔芯的粉
末,用手捻一下铅笔芯粉末,有什么感觉并观察颜色?
2、学生将 6B 铅笔铅笔芯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亮?
3、将玻璃刀代替 6B 铅笔铅笔芯连接到电路中(金刚石接触干电池的金属帽),观察小
灯泡是否发亮?
学生完成实验后,回答:
实验 1:纸上留下 色痕迹,硬度 (硬或软),可以做 ;有 感
可以做高温机器的 剂。
实验 2:小灯泡 ,说明石墨能 ,可以做 。
实验 3:小灯泡 ,说明金刚石 导电
【点拨】6B 铅笔中的 B 是黑色 black(石墨的含量),B 前数值越大含石墨越多,颜色
越深,笔芯越软;6H 铅笔中的 H 是硬度 hard(粘土的含量),H 前数值越大含粘土越多,
颜色越浅,笔芯越硬;石墨熔点高,具有润滑性,可以做高温机器润滑剂;石墨具有导电性
可以做电刷、干电池的石墨电极。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对比感知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导】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为什么存在明显差异
呢?师展示金刚石、石墨的分子模型。
【学】学生观察并比较金刚石、石墨的分子模型有何不同,讨论并回答下面问题: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 不同。
【点拨】生活中用砖砌墙时,砌的厚度、砖的摆放方式不同,使得墙体的坚固程度不同。
一个个碳原子好比一块块的砖,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使得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
明显差异。
[设计意图]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懂得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知道应用微观粒子模型学习化学;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 3]
【导】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我们常常用到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这些物
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木炭、活性炭有哪些物理性质和用途呢?
教师实验: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水,滴入几滴红墨水(得到红色液体),分成三份。其中一只烧
杯中,加入几块木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将一份红色液体倒入自制活性炭净水器中,观察现象。
3、将一块海绵放入一份红色液体中,观察现象。
【学】学生观察现象后完成下面问题:
实验 1 现象: ;实验 2 现象: ;实验 3 现象: 。
【导】红墨水(颜料)哪去了?说明木炭、活性炭有什么物理性质呢?为什么有这样的
物理性质呢?
【学】观察海绵,海绵具有 的结构。
【点拨】由于木炭、活性炭具有类似海绵的疏松多孔结构,所以可以除去红墨水中的颜
色。木炭、活性炭的这种性质叫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可利用吸附性更强的活性炭制成冰
箱去味剂、炭雕制品、防毒面具、净水器滤芯来吸附异味、毒气和色素、净水等,在制糖工
业也可以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实验和类比,突破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这一难点,进步理解结
构决定性质。
【导】人们还发现了其他的碳单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108—110 C60 部分内容和资料
卡片、化学-技术-社会。
【学】阅读教材后,完成下面问题:
1、每个 C60 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属于 (单质或化合物);
2、C60 分有可能广泛应用于 、催化、 、 和生物等领域。
3、碳纳米管由 组成,属于 (单质或化合物);
【点拨】展示 C60 分子模型,它的足球结构很稳定,决定了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物质结构决定了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学,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物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㈡探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导】碳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其物理性质也各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
不同呢?
【学】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它们都是由 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 。
【导】碳单质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出示下列材料:
1、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和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而不变色;
2、木质的电线杆,将要埋入地下的部分表面烧焦,木头不易腐烂;
3、书写要保存的文书档案,要求用黑色的碳素墨水。
【学】结合材料和已知回答:
1、上述事实说明常温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
2、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常温下, (难或易)得失电子。
[设计意图] 通过事实,认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波。化学就在身边。
【导】你学过木炭参与的反应吗?
【学】学生回顾后,回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
2、上述反应体现了木炭具有 性,可以做 。
【导】在冬季用木炭取暖时,常发生中毒事件。是由于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造成的。一氧化碳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学】学生完成木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点拨】以上两个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实验探究 4]
【导】碳还有什么化学性质?
教师展示课本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介绍药品(氧化铜粉末和研细的木
炭粉的质量比大约 10 :1)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
问题:1.酒精灯为什么加金属网罩?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3.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生成哪些物质?
【学】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后回答下面问题:
1、酒精灯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 ;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是防止 ;
3、实验现象:试管中, ;澄清的石灰水 ;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点拨】该反应实质:碳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中的氧
被夺走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在反应中,氧化铜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碳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具
有还原性。利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学】学生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
2、高温的煤炉中,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已知和实验分析,认识高温时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从得失
氧的角度分析,突破还原性这一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和困惑呢?
我的收获: 。
我的困惑: 。
达标测评
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
2、碳家族中,C60 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下图所示)。关于 C60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 C60 分子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 CO2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石墨作铅笔芯 B.金刚石作钻头 C.干冰作致冷剂 D.天然气作燃料
4、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
5、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如右图),其主要成分是木炭。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
A.炭雕作为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 B.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有害气体
C.摆放炭雕必须远离火种
D.将炭雕的下脚料研成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
6、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
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
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 和+2 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 或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止水夹
澄清的
石灰水
C+CuO
甲 乙
-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
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中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
[测评题设计意图] 利用前 5 道选择题固化基础,第 6 道实验探究题利于提升能力。
兴隆县第二中学的杨万顺、王国良等人协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