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 1 课时 化学式)
一、 课标分析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学
习了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后安排的课程内容,共分2 课时进行,这部分内容是学习
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
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本课题内容的教学,对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 的理
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都是极其
重要的。
二、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
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这节课的内容是化学式,重点是
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对化学式的意义的理解是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基础;
化学式的书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要能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这是教学中
的重点,也是第五单元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三、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也学习了元素符号和
离子符号以及其意义,同时也有了宏观和微观的了解,这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但这部分内容离自己的实际生活比较远,较抽象,很多概念容易混淆,因
此会感觉学习很困难、很枯燥。为防止学生出现分化,要设计好教学环节,稳扎
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落实。
四、 教学目标
(一)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意义;
(2)、掌握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总结归纳出化学式的意义,使学生主动参与
并从中获取知识;
(2)、通过分析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归纳总结不同类别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以及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
难点:化学式的意义。
五、 教法分析:
合作讨论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
六、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白板,ppt 课件
七、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课前让学生先总结以前所学物质的化学符号(化学式),根据它们总结什么
是化学式,通过分析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总结不同类别物质化学式书写的规则以
及读法。化学式的意义:举例说明,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总结化学式的意义,
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式、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的意义以及其中数字的
涵义。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化妆品、药物及
化学药品的标签说明,其中
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我们在前几单元学习过的
物质有很多,请试着书写
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氧气等的化学符号。
学生观看,并回答问题
学生书写这几种物质的化
学符号
激发学生兴趣
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就已
经书写过了,在这里只是
复习巩固而已。通过学生
的书写以导出课题。
[板书] 化学式
提问:什么是化学式?
板书:1、定义
学生根据所学物质的化学
符号总结回答:用元素符
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
成的式子。
思考:
1、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化
学式吗?2、同种物质可以
有不同的化学式吗?
学生:只有纯净物有化学
式,因为纯净物有固定组
成,所以一种物质只有一
个化学式。
回忆以前内容,加强理解,
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
多媒体展示:
O 氧元素 ,O2 氧气
H 氢元素 ,H2 氢气
学生思考 使学生理解每种物质只有
一个化学式
我们知道只有纯净物有化
学式,那么我们回忆一下我
们学过的常见物质的化学
式。
(板书)
2、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氧化物:
其他:
纯 净 物
思考: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
式分析总结不同类别物质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读
法?
学生说出一些不同类别的
物质的化学式,思考,讨
论并总结:
单质:(1)、书写规则:
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
金属固体单质直接用元素
符号表示,非金属气体用
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2)、读法:气体读“某
气”,固体直接读元素名
称。
化合物:(1)、书写规则:
氧化物中氧在右,其他有
金属的金属在左非在右。
(2)、一般读法:“某化
某”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学习
意识以及归纳总结的能
力。
(过渡)我们学过元素符
号、离子符号以及它们的意
义,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
提问:水的化学式有哪些意
义呢?
讲解
(板书)3、化学式的意义
追问:练习:CO2、Fe、SO2
的意义。
强调:1、化学式中的数字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
原子的个数。2、化学式前
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 2SO2
学生看书,分组活动:说
明化学式 H2O 表示的意义,
理解右下角及前面数字的
正确含义。
学生分析:CO2、Fe、SO2
的意义,并回答。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
识,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
的。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总
结,并通过练习加深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
[归纳]
提问学生,通过学生的回
答,总结易出错的地方并加
以强调。并作出总结。先从
大了看,然后往里看(两方
面: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个别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
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同时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的喜悦。
[媒体展示]
化学式的意义 学生思考记录。
让学生通过完整的归纳,
更进一步理解化学式表示
的意义。
练习
学生讨论下列各符号表示
的意义:H、2H、H2、2H2
学生分组讨论。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
础之上,巩固旧知识,并
能正确理解各种符号所表
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
符号 H、2H、H2、2H2 的表示
意义。
学生观看,并作记录。 起到综合知识的效果。
[课堂总结]:
多媒体展示
完这节课,同学们需要达到
的水平:会写化学式,根据
意义书写化学符号(不仅仅
是化学式,还包括元素符
号、离子符号)。
学生观看,并记录 总结
多媒体展示:练习 学生观看,并做题 巩固所学知识
八、 课后作业:课本课后 1、2 题
九、 板书设计
化学式
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特点:只有纯净物有化学式,因为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所以一种物质只有一
个化学式。
2、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氧化物:
其他:
纯 净 物
3、化学式的意义
以“H2O”为例
练习:CO2、Fe、SO2 的意义。
十、 教学反思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物质,但现有的认识是
远远不够的,主要表现在:(1)还不知道这些符号就是物质的化学式;(2)物
质的化学式除了能表示物质外,即使知道还能表示其它意义,但还不系统、不全
面。鉴于此,我在课前准备环节设计了问题:“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和“试
着说出化学式‘H2O’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借助课本初步认识本节课的重点,再
利用课堂上的抽问等环节完成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
接下来让学生结合不同类别物质化学式的不同写法,总结出单质和化合物
(氧化物和其他)化学式书写时的规律以及读法。应该说让学生讨论化合物书写
的问题时,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
体体现。课堂上学生勇于发言、相互补充,效果很好。最后由学生独自完成同步
练习题。
在探究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时,经过必要的启发,学生能够说出化学式的 4—5
个意义,此时教师又巧妙一转,转到了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提出化学式前面数
字的意义,并加以区分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最后对比化学式不同位置数字的意
义,学生基本能够解决。同步练习题更是重点知识的又一深化,突破了难点,更
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成功之处,具体体现在:在描述化学式的意义时,部分
学生对于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纠错、
学生纠错占用了不少时间,导致整节课还是很紧张。
这节课课堂容量不大,我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习惯偏差而设计的,
我相信只有小容量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本领,才不让他们输在化学学科的起跑线
上。
在以后的教学中朝着以下几方面努力:(1)关注教材:确实我们手中的教
材看似简单、系统性不强,但它具有很广阔的外延,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应用到平
时的教学中去。(2)关注学生: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小
组讨论、生生互帮等形式。初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已经丢完了,这就是教
育的悲哀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