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是前几课题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内容的综合运用,一方面是对以前知
识的复习巩固,但更重要的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讲解,便于
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和解答问题。
具体思路:导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简单练习,讲解例题→指导学生
练习→评讲学生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2.能够解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是分析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步骤。
2.引导思考问题、掌握计算步骤和方法,易采用互动的学习方法。
3.总结计算方法,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工业煅烧石灰石制取氧化钙例题的分析,意识到理论与实际是紧密联系的,提
高对自然、社会及知识的探究兴趣。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的学习,逐步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计算,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 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量与各物质实际用量的正比关系,通过实际参加反应的
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出其它各物质的质量并解释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精选例题
学生准备
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陈述:在前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
化学方程式可以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
量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等各
个领域,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关系从量的方
面来研究物质的变化。
1.听讲。
2.提问: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哪些计算
呢?
2.回答:已知某个反应物的质量,求产物的
质量,或已知某个产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引导设问:如果要想知道制备一定量的产
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
么才能够解决问题?
3.回答:需要先知道制备此产品的化学反应
方程式。
4.肯定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
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4.进入课堂情景。
5.投影展示下列练习,让学生完成:写出碳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
式 ,试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
全反应可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5.完成练习:
2 2C + O CO
12 32 44
12g 32g 44g
燃烧
6.结合上述化学式,提问:如果24g碳在足
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多少CO2?你的根
据是什么?
6.回答:可以生成88gCO2;通过碳和二氧化
碳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出。
7.板书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
得到多少克氧气?
7.看题,思考。
8.提示:对于一个化学计算题,我们首先应
该清楚什么是已知条件,什么是未知条件,
对于未知条件我们首先将它设为x,那么对于
这个反应,我们怎么设未知量呢?
8.回答:高锰酸钾是已知条件,氧气是未知
条件,所以可以设生成x克氧气。
9.陈述:接下来为了能够清楚地显示氧气和
高锰酸钾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根据相应的化
学方程式来分析。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9.听讲,写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10.强调:书写化学方程方式是进行解答计
算的关键步骤。如果化学方程式忘了配平,
下面的任何计算都会白费工夫,所以大家一
定要注意先配平、再计算。
首先我们设可以得到x克的氧气。
提问:然后根据刚才大家对碳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的计算,下面一步我们该做什
么?
10.听讲,注意教师强调的内容。
回答:写出化学方程式中高锰酸钾和氧气的
相对分子质量,并写出已知高锰酸钾的质量
和未知量氧气的质量。
11.提问:在碳的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计算
中,大家得出24g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
生成88g,是怎样得到的呢?
陈述:同样,我们也用列出高锰酸钾和氧气
的比例关系,求得氧气的质量x。注意计算过
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也
要代入计算。
板书:
2 158 32
6g x
32 6gx 0.6g2 158
陈述:现在我们已经求得氧气的质量,对于
一个完整的计算题还需要简明地写出答案。
11.回答:通过碳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关系得
到的。
认真听讲,做记录,注意教师提及的注意事
项和解题步骤。
12.小结:以上是一个完整的计算题的解答
过程。大家根据刚才讲解过程总结归纳解题
步骤。
12.小组讨论,总结归纳:首先设出未知量;
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列出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已知质量
和未知量;然后列出它们的比例关系,求出
未知数;最后简明地写出答案。
13.结合刚才的例题讲解,让学生完成下列
两道题(投影展示):
(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
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
取l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2)某石灰厂用含80%碳酸钙的石灰石烧制
生石灰(CaO)。今在石灰窖中装入石灰石15
吨,问烧成后的生成物中含氧化钙多少吨?
13.根据计算步骤解答题目。
(1)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
3 2CaCO CaO CO
100 56
x 10t
100 56 x 18tx 10t
: 18t
高温 ↑
=
答 需要碳酸钙 .
(2)解:设烧成后的生成物中含氧化钙 x 吨。
3 2CaCO CaO CO
100 56
12t x
100 56 x 6 72t12t x
高温 ↑
= .
答:烧成后的生成物中含氧化钙6.72t。
14.肯定学生的表现,提问:
(1)存在错误最多的是习题2,大家思考一
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2)那么煅烧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
么?
14.听讲,检查自己的解答:
(1)习题1是已知产物氧化钙的质量求反应
物碳酸钙的质量,习题2是已知反应物碳酸钙
的质量求反应产物氧化钙的质量,并且习题2
中参加反应的石灰石是不纯净物。
(2)纯净的碳酸钙。
15.强调:在进行有不纯物质参加反应的计
算中,我们必须首先求出纯净物质量,然后
才能按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质量关系进行计
算。提问:纯净物的质量怎么求得呢?(学生
回答后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析更正解答中
的错误)
15.听讲,思考,记录,回答:混合物的质
量和纯度的乘积。(更正解答中出现 的错误)
16.讲述:其实在实际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所用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该
考虑到杂志问题。
16.听讲。
17.总结本课题教学内容。 17.跟随教师总结。
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其中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配平是解题的基础。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列出反应物和生成产物之间的量关系,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板书设计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计算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反应式并配平
3.列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关系,并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