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的质量求其它物质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
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
格式来进行计算。即①解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
质的相对质量和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
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
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
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它不仅要有
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
盲目。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依题意找出已知量。然
后按解题步骤进行。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
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
目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
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
微麻烦些。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
式。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
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2、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计算是建立在学
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
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
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
计算的工具。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
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
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
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
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
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
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
的一种方法。
写出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各物
质之间的质量比,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那么,200g 石灰石高温下分解出
_________克二氧化碳,如果需要 11 克的二氧化碳,那么需要分解_________克的石灰
石,又能分解出_________克的氧化钙呢?
讨论完成: CaCO3 = CaO + CO2 ↑
100 56 44
每 100 份质量石灰石完全分解,生成 56 份质量的氧化钙和四十四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00 克 ?
? ? 11 克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
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新课教学
板书: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投影:例一: 实验室要制取 6.4 克的氧气,需加热分解多少克的高锰酸钾?(师
生共同完成书写的过程,并归纳计算书写步骤)
归纳: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3)列出有关物质的相对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5)简明地写出答案
学生练习“试一试”,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并集体订
正。
投影:学生练习:某工厂需要 100 千克的了氧气做原料,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
氧气,需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本题拓展:同时能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呢?你有几种算法?小组讨论并集体交流
3、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讨论: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4、学生拓展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5、本节课的小结(请学生小结)
教师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四,板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