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的概念和含义,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
来。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正确书写
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归
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
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三、学习者分析
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由于它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学生
不明白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的时候要用“元素”,而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时候
要用“原子”。这是学生初学化学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会
豁然开朗的。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是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意义。为攻克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通过展示食品标签和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和元
素符号的意义。
学校
课名 课题 3 元素
学科(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 章节 第三单元课题 3
学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九年级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导入新课
2 分钟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展示食品标
签,知道教学
内容。
利用白板展
示几张食品
标签的图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
到心中有数。
学生阅读
5 分钟
通过阅读理解
元素的概念,
解决教学重
点。
阅读课文,找
到元素的概
念。
学生阅读、回
答。
高效教学,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
基础。
学生讨论
9 分钟
学生讨论,归
纳出元素特
点。
通过讨论问题
知道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种类
不变。
学生回顾旧
知,指导学生
进行讨论。
出示讨论问题,和反应的表达式及
符号,帮助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看
图,阅读
资料卡片
9 分钟
培养阅读、整
理能力。
了解地壳和生
物细胞中元素
的含量,理解
宏观组成和微
观构成。
学生观察、阅
读得出新知。
白板展示课本中的图片和表格,帮
助学生进行整理。
阅读理解
14 分钟
学生阅读,攻
克教学重难
点。
学习元素符
号、书写及意
义。
学生阅读整
理归纳知识
点。
白板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符
号的意义。
课堂小结
2 分钟
总结知识点。 对本节课的内
容进行总结。
学生倾听、整
理。
白板展示出知识点,帮助学生记录。
练习巩固
4 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
课堂练习。 学生回答,教
师订正,强化
重点知识。
出示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