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1)(2)

ID:667386

大小: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不 仅可以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从微观的角度上 认识的更加深刻,而且还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让学生能从学科的微粒观来认识 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这“三重表征”的学习模 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对身边常见物质的奇妙变化产生了好奇心,并学习了化学 变化、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道物质的三态 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但有些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 象的发展有阻碍,对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摸不到 的微观粒子的确很抽象,难以理解一些具体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很 小,肉眼看不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 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建立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五、教法和学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六、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动画片) 教师:在刚刚的动画片中,光头强用什么吸引熊大熊二呢? 学生: 鱼罐头 教师:熊大熊二如何知道鱼罐头的存在呢? 学生:闻气味 教师: 那么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气味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这节课将把我们带进一个微观世界,为我们解开其中的奥秘。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 小粒子构成,并给这些粒子取了好听的名字:分子、原子。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了解这些微观粒子的特点。 板书 分子的特点 活动一 自主学习 教师:请大家观察(苯分子,移走硅原子)这两幅图片,并阅读教 材 48 页最后一段。 【设问一】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分子很小,有间隔) 活动二 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 教师:那么分子还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用实验来探究。 介绍药品,演示实验(酚酞+水,酚酞+浓氨水) 【设问二】上述实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总结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设问三】酚酞与浓氨水接触了就会变红,那么不直接接触 能变色吗?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所给仪器,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 想,填写实验报告。 2、学生实验 (分组实验)(见实验报告) 汇报操作、现象、分析 教师:【设问四】通过刚才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引入:那么那些现象可以用这个观点解释呢?(每一组回答一个) 活动三 趣味实验 (一)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教师:接下来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做一个关于品红的有趣实验(取 两杯相同体积的水,分别加入少量品红),请大家观察现象并分析原 因(派代表到前面观察) 学生:回答烧杯一中分子运动速率快, 教师:通过刚才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烧杯一中的是热水,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快。 (二)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也做一个趣味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见实 验报告) 【设问五】相同体积和形状的注射器去做以下实验,哪个省 力?你能解释原因吗? 学生:总结现象,分析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分子之间间 隔大于液态大于固态。 巩固提高 教师:对于以上的内容,哪一组掌握的更好呢?我们来比一比(比 一比谁更强)(进入练习部分) 最后:针对针对表现好的组表扬,其它组加油,争取下次你们也能 取得好成绩。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