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
一、设计思想 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6315631.htm
初中化学中,计算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
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能力
的关键。
本节课主要复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学生在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
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并强调解题步骤的规范化。围
绕“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主题,通过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间接呈现已
知量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数据,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
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能。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化学的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2)通过研究有效数据的获取方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生认识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间接呈现已知量的方式。
教学难点:有效数据的获取。
四、教学过程
(一)专题引入
引导分析初中化学考试中计算题的重要性。
(二)呈现并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 x。
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
平是至关重要的。
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
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
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 x)。
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
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
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
(三)反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常见错误类型
1.审题不清,思路不明;
2.化学方程式出错(化学式、配平);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错(漏乘系数);
4.答题不规范;
5.把不纯物当成纯净物代人计算(溶液的质量当成溶质的质量)。
(四)讲解呈现已知量的方式
1.文字叙述型
例 1、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 40g,
加入 228g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 8g(矿石中的杂
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计算: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组交流合作
生:学生板演。
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馈
(练习巩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
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 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
余物为 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小组交流合作:
生:学生板演
师:引导分析与评价
2.图表信息型
例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
分数,称取 20 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 50 克,平均分 5 次加
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
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次数 稀盐酸的用量(g)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 18.375
2 10 16.750
3 10 15.125
4 10 13.500
5 10 13.500
(1)铜锌合金中参加反应锌的质量是 g;
(2)从图可知,当所用合金与稀盐酸的质量比 时,表明锌
恰好完全反应;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小组交流合作:
生:学生板演
师:引导分析与评价
(练习巩固)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 80 克该样品进行煅
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
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 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 的质量为 g ;
(2)求该石灰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小组交流合作:
生:学生板演
师:引导分析与评价
3.探究型计算
例 3:现有一种不纯的氧化铁粉末样品(杂质为铁粉),小刚和小强通过实
验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小刚称取 10g 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玻璃管内的物质完全反应) ,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编号 称量物 反应前 反应后
一 硬质玻璃管及所盛固体总质量 76.2g 73.8g
二 B 装置总质量 153.7g 160.3g
﹙1﹚由上表的数据可分析出,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及所盛固体总质量减少
的是__________的质量。
﹙2﹚请根据 B 装置总质量变化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师:教师引导作简单分析,学生作为作业课后分析
【归纳】数据或图像的递变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标志。递变停止意味着反应
停止,通过寻找图像和数据的转折点找出有效数据并排除干扰数据。
【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中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热
点之一。这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即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
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通过引导将化学知识和数理思维相互融合,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请学生板演,交流解题方法,将学习过程展示出来,并由
其他学生纠错,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步骤和一般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在练习设计时,注重层次性,从易到难,引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已
知量的呈现方式中,获取有效数据进行计算。在挑战中考题环节,留给学生的
时间不够充足,几个关键点的含义没有理清,节奏也较快,部分学生思维还没
到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还需改进。
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主
题。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需努力
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