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
(时间:60 分钟 总分:6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利用天平进行定量实验,验证空气主要成分的科学家是( )
A.居里夫人 B.侯德榜 C.诺贝尔 D.拉瓦锡
2.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氢氧化钙
C.洁净的空气 D.硫酸铜
3.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4.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5.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用到了二氧化锰。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前后其质量发生改变
C.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D.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7.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8.下列实验所对应的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0 分)
9.(2 分)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2)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木炭燃烧后,为证明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可加入少量的液体为 _。
10.(4 分)(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若加热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
氯酸钾时,能在较低温度下放出氧气,在该实验中,高锰酸钾所起的作用主要为 。
(2)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
的现象是 _。
(3)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_(填字母)。
A.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C.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11.(4 分)某学生在学习了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两个概念后,用下图所示方法表示两个概念的关系,请仿照示
例填空:
示例: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举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1) ,
举例: ;
(2) ,
举例: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12.(5 分)有 A、B、C、D、E、F、G 七种物质。在常温下 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以由一种紫黑色固体 B
加热分解制得,C 在 A 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D 能造成大气污染。E 在 A 中燃烧发出白光,并生
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G 在 A 中燃烧会火星四射。
(1)根据以上现象,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名称:B. ,D. ,G. 。
(2)写出 E 在 A 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3.(2 分)科学家依据蒸汽机原理设计出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态氮蒸发来驱动机车。
(1)液氮蒸汽机的原理主要依据 。
A.氮气做燃料燃烧放热
B.氮气和氢气反应放热
C.氮在空气中约占 78%
D.氮气沸点为-195.8 ℃,远低于常温
(2)请说出液氮蒸汽机的优点。
答: 。
14.(3 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造成下列实验后果的原因可
能是: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
因:(至少写两条)
① ,② _。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15.(9 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收集完氧气后,停止加热前,
先要 。
(2) 将 红 热 的 铁 丝 伸 入 收 满 氧 气 的 集 气 瓶 中 时 , 要 预 先 在 集 气 瓶 里 装 少 量 的 水 , 其 作 用
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生成了
一种带有 气味的气体。
16.(7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若观察到结果小于预期值,则
可能是因为_ _(填序号)。
①红磷不足量 ②实验前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胶塞 ④未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
⑤弹簧夹没夹紧 ⑥装置气密性不好
(2)小组内同学反思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要求反应物在空气中只能
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的状态应该为 。
(3)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 2 所示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 mL)
请结合实验目的,在以下的操作中排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 _(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 20 m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 10 mL 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
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最终注射器活塞将从 10 mL 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 _mL 刻度处才停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D
4.C
5.B
6.B
7.C
8.C
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0 分)
9.(1) __AC__
(2) __澄清石灰水__。
10. __物理__ _生成二氧化锰__。
(2) _燃着的木条熄灭__。
(3) __AC__
11. (1)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__,
举例:__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或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等,合理即可)__;
(2)__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__,
举例: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12.(1)根据以上现象,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名称:B.__高锰酸钾__,D.__二氧化硫__,G.__铁__。
(2)写出 E 在 A 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__。
13.(1)D
(2)答:__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大,原料充足;液氮蒸汽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__。
14.(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__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__;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至少写两条)
①__氧气不纯__,②__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__。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文字表达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6 分)
15.(1)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__,收集完氧气后,停止加热
前,先要__将导管移出水槽__。
(2)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收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要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的水,其作用是__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
物使瓶底炸裂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__。
(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__,生成了一种带有__刺激性__气味的气
体。
16.(1)用如图 1 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进入水的体积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__。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红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__。
若观察到结果小于预期值,则可能是因为__①④⑥__(填序号)。
①红磷不足量 ②实验前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胶塞 ④未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
⑤弹簧夹没夹紧 ⑥装置气密性不好
(2)小组内同学反思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要求反应物在空气中只能
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的状态应该为__固态或液态__。
(3)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 2 所示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 mL)
请结合实验目的,在以下的操作中排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_③①②④__(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 20 m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 10 mL 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
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最终注射器活塞将从 10 mL 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1__mL 刻度处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