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1)
学业评价
标准
1、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初步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4、了解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
核心素养
评价标准
从现在开始对物质世界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认识,将物质的宏观组
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
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讨论归纳·练习评价
教学重点 学业评价标准 1、2、3 教学难点 学业评价标准 1、2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白板、课件、牛奶盒、牙膏盒、药品说明书
导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引导问题结构 学生活动素养发展 核心素养
评价标准
1.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下面请同学们
完成导学案上的复习。
回 顾 上 节 课 所 学 知
识,填写导学案。
复习巩固,原子结构
示意图以及离子的符
号。
2.新课引入
1.展示“加碘盐”“含
氟牙膏”“钙铁锌”“加铁
酱油”图片提问这里的氟、
钙、碘、铁、锌指的是什么?
学生看包装盒,并回
答,上面的“钙”与
化学有关。
从生活的例子中引起
学生的兴趣,并让学
生多从化学的眼光看
生活。
3.归纳元素的
概念
你能总结元素的概念吗?结
合课本 P59 将元素的概念补
充完整。
4.理解元素的
概念
注意:1.不同元素的根本区
别是什么?
以钠和镁为例进行讲解。
2.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
一种元素吗?
以水分子和氖原子等为例进
行讲解
3.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
是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
学生回答:质子数(或
核电荷数)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
不属于,质子数相同
的原子才属于同一种
元素
做笔记:元素只讲种
类不讲个数
通过对元素概念的详
细讲解加深学生对元
素的理解。
不讲个数。
以高锰酸钾为例讲解。
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
5.元素与原子
的比较
刚才我们学习了元素是质子
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那么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
和联系呢?结合刚才讲的元
素的 3 个注意和前面讲的原
子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下面结合具体的物质了解宏
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以水和水分子为例讲解
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有四种
说法,对这四种不同说法,
我们应该怎样回答呢?
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
认真填写表格,积极
与同桌讨论。
同学们自己讲评。
学生做笔记:
四种不同的答法
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
方法区分易混淆的知
识
6.物质、分子、
原子、离子、
元素之间的关
系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分子、
原子和离子,刚才又学习了
元素,现在我们来总结它们
之间关系。(注意哪些是构
成,哪些是组成,哪些是形
成)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的表
格
完成导学案 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
能力
7.化学反应中
的“一变二不
变”
下面有三个化学反应,同学
们观察分子、原子和元素在
化学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
化。
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
学生记忆“一变二不
变”
让学生从化学反应中
更深层地理解元素
8.地壳中各元
素的含量
世界上的物质几千万种,元
素是不是也有几千万种呢?
组成物质的这 100 多种元素
在地壳中的含量如何呢?请
通过看书,回答:不
是,元素只有一百多
种
学生看书讨论并回答
提高学生看图看表的
能力
同学们看 P60 饼图 3-17,回
答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是哪
些元素?
请学生速记“氧硅铝铁钙”
请同学们看课本 P60 资料卡
片,了解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组成。找出生物细胞中含量
位居前 5 的元素讲解:不管
是来源于动物还是植物还是
微生物的生物细胞,它们元
素种类和质量分数都相近。
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
氧硅铝铁钙
地壳中元素含量占前
五位氧硅铝铁钙
而空气中体积分数较
多的是氮气和氧气
看课本 P60 资料卡片
回答:氧碳氢氮钙
板书设计:
§3.3.1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物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
( )
物质 元素
宏观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 )
( )
( ) ( )
微观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 ) ( )
分子 原子 离子
( )
4.化学变化中“一变二不变”
5.地壳中含量居前 5 位的元素:氧硅铝铁钙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氮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