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3水的组成教案(3)(1)

ID:667307

大小: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氢气的性质,说出检验氢气和氢气的验纯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能明确说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理解单质和化合物,区分已学物质中的单质和化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水的组成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相关化学史实的学习,认识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意识到正 确的思想观念对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2)、通过物质的分类的学习,正确认识物质和世界,形成正确的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学会用元素观、微粒观学习了解物质及其变 化,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氢气燃烧实验现象的观察、电解水实验现象的观察;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的组成; (3)、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2、教学难点: (1)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2)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理解以及学会简单的物质分类; 三、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引导探究、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 刚刚视屏里的主人公是一颗小水滴,在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水的三态变化, 同时也了解到了水的用途(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来灭火、可以做溶 剂……)。那么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水 的组成。 展示【学习目标】 首先请同学们复习一下我们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 【回顾】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观察上述变化中 涉及到的物质极其构成) 学生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教师】今天我们模仿这道例题,利用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来探究水的组 成。 播放视屏 【板书】 课题3 水的组 成 【板书】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分解 【探究活动一:氢气的燃烧----探究水的组成】 【教师】谈到水的生成,我们不得不提氢气。本周一,我国长征2号运载火 箭成功的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送至太空预定轨道。同学们你们知道长征2 号运载火箭用的是什么燃料吗?(液氢)由此可见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可燃性) 2 【教师】氢气具有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但是混有 一定质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之前一 定要验纯。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氢气的验纯。管口朝下说明氢气的密度小。 【教师】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什么呢?如何验证其生成物?请同学们 观看视频:氢气的性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小烧杯内壁 有水雾出现,证明生成了水)。 【学生填表描述】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干燥的烧杯 内壁出现水雾,烧杯外壁发热。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1 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问学生水是由什么组成 的】 讲解“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 变,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过渡】其实科学家们对水的组成探究经历了一个漫长 而又曲折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错误把水看成是 一种元素。在18世纪末,两位英国的科学家普利斯特里 和卡文迪许都做了“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的实 验,发现都得到了液滴。可惜两位科学家受当时错误观 念的束缚,一直认为两种气体中都含有水。一年后,法 国科学家拉瓦锡重复了上述实验,并且还做了一个相反 的实验们那就是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易 燃空气”和氧气。因此他认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 “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 接下来就让我们穿越到18世纪末,模拟拉瓦锡探究 水的组成实验,只不过我们今天用的不是烧红的枪管, 而是用通直流电的方法让水分解。 【探究活动二:水通电分解----探究水的组成】 【教师】这是一套水电解装置,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为了增强水的 导电性,我们可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玻璃管一段连 接的是正极,这一段是负极。接通电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个电极附 近和玻璃管内的现象。 【实验】通电 【教师】电极上看到什么现象?两极的速度一样么?哪一极快?液面出 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液面会往下压。(水分解产生了气体,压强增大, 会把液体往下压)。 【同学】读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教师】负极体积和正极体积比约为2:1。大家猜想一下正负极分别产 生什么气体?怎样来检验? 【实验】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问水是由什么组成? 【学生回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 V-=10ml V+=5ml 3 素种类不变,因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总结】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都得出了水是由氢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的。这种科学探究思想,就是利用化学反 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为理论依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 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元素观”对于我们认识物质组 成及其变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过渡】刚刚我们从宏观上研究了水的组成及其变化, 为了更形象的了解水的电解实验,接下来我们从微观角 度(即物质的微粒观),了解一下水的分解。 【教师】通电,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 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 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了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 气。 【总结】由此可见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 气、氧气,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离子构成。通过模拟 水的电解过程,它也再次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先 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总结】以上就是我们用“微粒观”研究物质微观世界 的方法。 【探究活动三:物质的种类】 【教师】让我们再次回到水通电分解实验,用“元素观”来看一下,水 的电解产物氢气和氧气在组成上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像氢气、氧气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他们都属于单质。而 像水,它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他们都属于化合物。我们也发 现不管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他们都属于纯净物。 按这种分类方法,老师给出了一些纯净物,请同学们给他们分分类。 【教师】我们又从化合物中抽了几种物质,同学们观察一下他们元素组 成上有什么共同点? 【讲述】目前,我们已经学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同学们能否用网络图把他们联系起来…… 【讲述】按照这种分类标准,我们刚刚学的水,它属于哪类物质? 【学生】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结束】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个探究实 验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通过分类学习方法了解了物质的 简单分类。本节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两种化学学习方法, 一是用元素观、微粒观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而化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从宏 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学会了分类学习方法, 相信这两种化学学习方法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好化学,用好化学。 【板书】 一、水的生成 二、水的电解 三、物质的分类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