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1)

ID:666316

大小:36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1 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前一天发下导学案,小组讨论完成阅读 获取部分内容)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深 度挖掘有关 CO2 的科学知识、加强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该事 件中去发现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二氧化碳的相关一些问 题。 为突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这一重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 一起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思想。 为了突破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难点,本人充分利用学生做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 验成果进行再探究,将教材中的四个验证性实验细化为三个步骤,即“二氧化碳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了吗?”“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碳酸有什么性质?”,引导学 生通过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等步骤进行探究,适当调整教 材内容的学习顺序,加强实验现象对比,使探究思路和过程更清晰,实验结果更 符合学生的预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学习兴趣了.在教学过程中,通 过实验教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不 断渗透化学学科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二氧化碳的用途。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和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采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 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导学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 整合→质凝理解→导学自测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用品】 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蜡烛,火柴,烧杯,染上石蕊的小纸花(若干),装 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 6 个,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装有二氧化碳的软 塑料瓶(2 个),澄清的石灰水,装有稀醋酸、水的喷壶各一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学生上交的部分导 学生观察桌上的二氧 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学案完成的情况分析, 由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小结,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题 〖科学探究〗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从实验中探究性质 展示一瓶 CO2 [提问]:你看到了什 么? ①观察二氧化碳 [课件]:无色,无气 味,气体 ②倾倒二氧化碳 出示步骤,老师强调要 点。请学生上台操作. [课件]:密度比空气 大,不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 [提问]:刚才的实验, 你想到二氧化碳有什么 作用? 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 有什么性质? ③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学生上台演示.二氧化 碳溶于水,学生观察现 象. [课件]展示并分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强调]:“能”溶于水 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a.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 化学反应了吗? [演示]:将醋酸喷洒 到一朵干燥的紫色小花 上,观察现象。证明酸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色.然后将塑料瓶中溶 有 CO2 的水喷洒到一 朵干燥的紫色小花,观 察现象 [问题 1]可能是什么 化碳,说出,归纳 CO2 无色无味气体的物理 性质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和 结论 能灭火……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 学生回答将醋酸滴到 一朵干燥的紫色小花 上的现象. 学生演示实验,探究 猜测物使紫花变红: 记录现象和结论 小组代表回答实验现 象和结论 导学案中的阅读理 解,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通过 自主学习加强生活 和旧知识的联系. 重视实验探究是化 学学习的重要方 法, 重视培养学生语言 表达和交流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和实践能力,对教 材内容进行适当加 工,重视学生探究 能力的培养,突破 难点。 引导学生合理猜 想。 设计实验,验证猜 想,得出结论。 从而分解难点. 通过导学案,进行 化学用语的训练 合理延伸课堂教 学,加强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的学习与 联系,拓展学习空 间,更好的培养学 生阅读理解能力, 合作能力,自主学 习能力和科学探究 能力。 物质使石蕊花变红,提 出你的猜想。 [问题 2]怎样验证你 的猜想? 得出什么结论?二氧化 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 应。学生上台演示将水 喷洒到一朵干燥的紫色 小花的实验和一朵干燥 的紫色小花放入装有 CO2 的瓶中的实验,引 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是 新生成的物质使紫色石 蕊变红的合理猜测. [课件]:生成的新物 质使石蕊花变红 [问题 3]反应生成了 什么物质? [解释]说明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与稀 醋酸和稀盐酸有相似的 性质? 它是碳酸,板书名称、 化学式及方程式。 [指导观察]从瓶中取 出一朵变红的小花加 热,并与另一朵小花比 较。 [板书]写出反应原理。 将澄清石灰水加入一个 装有 CO2 气体的塑料 瓶中,引导学生观察现 象. 发生了;没有 观看 紫花变红 猜想:可能是水,二 氧化碳,二氧化碳与 水反应后的生成物 学生分别对猜想 1 和 2 进行实验设计,并由 两位同学分别上台演 示验证方法。其他同 学观看,在书上记录 现象和结论。 回答老师问题。 观看 紫花变红 观看实验 加热的小花由红变紫 了 易分解…… 把二氧化碳的性质依 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归类, 仔细观看,回答相关 性质。 小组讨论回答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学生写 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概括整合〗 分类总结二氧化碳的性 质。 三、〖拓展运用〗 [课件]CO2 的用途 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 的质凝理解.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自 测等内容. 学生思考并完成导学 案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石蕊:紫→红的假设: (是 1.H2O 还是 2.CO2 还是 3.新物质→碳酸 H2CO3 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 +H2O == H2CO3 H2CO3 == CO2↑ + H2O 书海导航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郭亚平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组名 检查人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 写出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简单描述实验现象;能 根据性质列举相关的用途;知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2.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列举有关用途,知道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室效 应)。 请阅读 117-118 页 [问题 1] 实验活动 6-3 实验装置 看图理解预测实验(预习做) 实 验 验 证(课堂做) 烧杯中有_______集气瓶中倒入________ 能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问题 2] 实验活动 6-4 实验装置 看图理解预测实验(预习做) 实 验 验 证(课堂做) 饮料瓶中有_______烧杯中倒入________ 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问题 3] 实验活动 6-5 实验装置 看图理解预测实验(预习做) 实 验 验 证(课堂做) 花上有_______,该物质有________性质 喷的物质是________预测现象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集气瓶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问题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阅读获取 探究目标 探索导航 书海导航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响 先喷的物质是_____再放进的物质是___ 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问题 4] 活动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有: 物理性质:_____色,_____味的_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_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 得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__冰,它升华时,___________大量的热. 化学性质 :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不能供给_____________ ②与水反应生成_____酸;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成的______酸能使 紫 色 的 石 蕊 试 液 变 _______ , 碳 酸 不 稳 定 , 易 分 解 ,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于检验 _______;如果把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模仿前面化学方程式,写出氢氧化钠和二 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常常用于实验中除杂。久置装石 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__________。要除去它,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其原理是(化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灼热的___________反应;C + CO2 高温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 应,__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是还原剂) 1、实验活动 6-3 证明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两个不同的性质? 2、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1.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试液,颜色变化情况为 (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2、 抹有熟石灰的白墙,房间内生上煤炉,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比较潮湿,硬得更快,试分析 这其中的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5] :二氧化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P119 图 6-18 ①____________作用.可做____________肥料 ②灭火:利用其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 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原料.如生产化肥. ④利用干冰升华时要_____________大量的热,干冰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剂 ⑤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________________水) [问题 6]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P120) ⑴二氧化碳没有_______性,但不能供给_________,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 _______________ ⑵过多排放引起_____________效应。 质疑理解 尝试应用 阅读获取 问题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①什么是温室效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_______________急剧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 破坏 ④温室效应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列关于 CO2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窖中常聚集着较多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 C、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吸入 2.地球大气中 CO2 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A 破坏臭氧层 B 产生温室效应 C 毒害农作物 D 产生酸雨 1. 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 B、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且降低温度 C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小 D 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 2009 年 12 月 7 日—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焦点问题主要集 中在停止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CO B.CO2 C.N2 D.NH3 3. 干冰粉末常用于舞台,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 ) A、干冰散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能产生出大量的白色的 CO2 气体 C、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D、CO2 可溶与水 4.家庭小实验:将洗净的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放入小玻璃杯中,然后加入适 量的稀盐酸,观察到鸡蛋壳表面 ,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一会儿,便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5.向盛 有紫 色石 蕊试 液的 试管 中通 入适 量的 CO2 , 紫色 石蕊 试液 的试 液变 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则石蕊由 色变为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思考] 1、如下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 O2、CO2的实验室制法 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 _ ____。 (2)甲同学要用 KMnO4 固体制取 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_____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当 O2 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先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应用 挑战自我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 B 装置中反应,制取 CO2 并检验其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 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 CO2 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 产生的 CO2 与水反应生成 H2CO3 使石蕊试液变红 C. 挥发出的 HCl 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 C 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试用最简单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连线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