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科 目 化 学 班级 九(3)
设计教师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素材,看视频,描述相关实验现象,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归纳出
碳的主要化学性质,说出用途。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及操作
2、还原反应
教学准备 幻灯片、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视频材料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两幅钻石图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引入
二、知识回顾
1、碳单质有哪些?
2、将下列左右两列项目用线连接起来
石墨 切割坚硬金属
金刚石 新型的催化剂
C60 做润滑剂、铅笔芯
活性炭 防毒面具
三、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素材,看视频,描述相关实验现象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归纳
出碳的主要化学性质,说出用途。
四、深度自学
自学指导一:根据观看的图片并阅读教材 110 页 1、2 段,完成问题:(3 分钟)
1、为何这些名作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
2、如果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 110 页 3、4 段,回答
1、看图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木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独立完成问题。
2、抽学生到黑板书写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让先完成的同学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组长检查。
反思小结:碳跟氢气一样都具有可燃性,但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其产物不同。
自学指导三:观看木炭还原氧化铜视频,完成问题
1、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所用仪器有哪些?
2、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讨论:在反应中,碳有何变化?具有什么性质?
2
教
学
过
程
C+2CuO====2Cu+CO2
C 夺取了 CuO 中的_______,变成了_______,发生_______ 反应
氧化铜失去_______变成________,发生_________反应
木炭有夺取氧的能力,具有______性,作_________剂
4、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5、这些性质分别决定哪些用途?
【师生活动】:
1、学生观察,独立完成问题;
2、抽学生到黑板书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长检查。
3、小组内交流,并反馈答案;
4、教师对有争议的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合理答案。
五、标杆题:
1、单质 C 的化学性质有:①常温时有____性,可用来____;②高温时有可燃性,
可用来做___。不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C 还原 CuO 的现象为⑴____⑵
____;方程式为____,由此可知,C 具有____,可用来____。
六、巩固练:
1、碳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
A、利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B、将电线杆埋入土中的部分微微烧焦
C、木炭作燃料
D、高温下碳与氧化铁反应
2、在 2Fe2O3+3C====4Fe+3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
A.C B.CO2 C.Fe2O3 D.Fe
3.试管中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这黑色粉末是( )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和木炭粉
C.氧化铜和木炭粉 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教
学
过
程
七、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你获得了那些知识?
一、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1)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
(2)高温条件下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
二、还原反应、还原剂
1.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2.还原剂:使含氧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三、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板
书
设
计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绘制书画和档案填写)
2、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3、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 ↑ C + 2Fe2O3 4Fe + 3CO2 ↑
二、还原反应
高温
3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