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3-3 一氧化碳的性质
课
时 1
课
型
授新课
主备
教师
二次备课教师
教学
资源
媒体设备 教学课件
选用
教材
人教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实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
性和还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使学生掌握 CO 的主要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演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 CO 的全面认识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
用毒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
兴趣和能力。
教学
重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重 、 难 点 的
落 实 与 突 破
措施简述
实验探究
讨论交流
练习训练教学
难点 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教法与学法简述 边讲、边实验、边讨论交流、边归纳
教学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基
础
内
容
【课前准备】1、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碳单质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材 121 页---122 页的相关内容,观看多媒体交流回答下列问
题:
一、一氧化碳到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一氧化碳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验证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 结论
放出 ;产生 色火焰;生成一种能
使 的气体。
一氧化碳具有 性;
化学方程式 。
2、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具有 。
中毒原理: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
结合,造成生物体内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防止措施:装 ,并注意室内 。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现象 色粉末变 色,生成一种 的气体。
结论 具有 性 ;化学方程式
步骤 先 再 ;实验结束先 ,通 至 冷却。“气灯灯气”
基
础
内
容
注
意
事
项
1、先检验一氧化碳的 —混有空气的一氧化碳遇到火星会发生 ;
2、先通一氧化碳的原因:防止 ;
3、先停止加热,通 CO 至试管冷却的原因:防止 。
(即一氧化碳: ;酒精灯: )
4、尾气处理:CO 有 ,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要将 CO 燃烧转化成无
毒 ;或用气球 。
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1、物理性质
对比项目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色、态、味 通常状况下都是 。
密度 密度比空气 。 密度比空气 。
溶解性 溶于水 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及用途
项目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可燃性 一般情况下, 具有可燃性:
与水
反应
与水反应: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不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
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检验 CO2
。
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还原性
(或氧化
性)
无还原性
具有氧化性: 。
具有还原性
。
用
途
1、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作 ——固体二
氧化碳(干冰)易 ,会 热。
3 制汽水、饮料—二氧化碳 水。
4、供给植物进行 ,作气体肥料。
5、作化工产品的 。
1、 ——可燃性: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还原性: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CO 和 CO2 的转化
1、CO 转化为 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2、CO2 转化为 C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基础过关】
( )1.鉴别 CO、O2、CO2 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定这三种气体是溶解性 B.测定这三种气体的密度
C.将三种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草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瓶气体中
( )2.下列气体可用同一种方法收集,且该法又是收集每种气体的最佳方法一组是
A.H2、CO、CO2 B.H2、O2、CO C.H2、Cl2、CO D.O2、Cl2、CO
( )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很大不同的原因是
A.组成元素不同 B.分子构成不同 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碳元素含量不同
4.除去 CO 中混入的少量 CO2,可采用的方法是( );除去 CO2 中少量 CO 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 )5.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许多种有毒物质。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毒气体均有气味 B.香烟烟雾是一种纯净物
C.尼古丁[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0:14:2
D.一氧化碳能和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
【拓展练习】
6.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对人类有利,也可能对人类不利。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物质 有利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
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使金属表面锈蚀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课后巩固】教材 P123 1(3)(5)(8)、2、5
拓
展
内
容
CO2 的性质和对应的用途:阅读教材 P119
性质 用途
1.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比空气重
2.干冰蒸发吸热,且不流下液体
3.加压 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大
4.把 CO2 制成 O2 和碳水化合物
1.灭火
2.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3.是一种化工产品原料,如:制汽水
4.光合作用和气体肥料
课外作
业布置
基础练习 见导学案和《优佳学案》
拓展练习 见导学案和《优佳学案》
教
后
心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