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金刚石、石墨和 C60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及用途,C60 分子的
结构特点;木炭、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及其用途,教材注重图文结合,有
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学内容的编排注意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
会和高新科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学得轻松,同使使学生能以发展的
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展示和自主阅读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
质及用途;通过阅读和实验了解活性炭、木炭的吸附性,通过分析知道
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
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树立结构决定性
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 理解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组织好学生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分析讨论 归纳总结
教学用品 教师:玻璃刀、玻璃、各种铅笔
学生:测导装置、铅笔芯、导线、小刀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
情境、
展示实物:钻石、铅笔及相关
图片。
导入:钻戒光彩夺目,看着都
让人兴奋,而这么多不同型号的铅
笔很难让我们过目不忘,那么它们
有什么共同点吗?我们这节课就来
学习相关的内容。板书课题 1:金
刚石、石墨和 C60
观察、倾听
联系生活,创设
问题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
趣。
实验探究
一、金刚石
〔活动与探究〕
划玻璃
提问:从刚才的实验中,你能得到
金刚石有什么性质呢?金刚石还具
有哪些性质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06 页内容,引导学生归纳金刚石
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观察、思考、交流
回答问题。
学生自学教材后
归纳金刚石的物
理性质及用途
让学生在质颖
中争论,发展能
力,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
探
索
新
知
二、石墨
〔活动与探究〕石墨的物理性质。
指导并参与学生实验,并强调实验
注意事项。
提高:通过实验探究,你知道石墨
有哪些物理性质吗?引导学生加以
归纳。
设疑: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一样吗?
指导归纳二者物理性质的差异。
提问: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
同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金刚石、石墨的晶体结构模型,
引导学生发现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是碳原子排列不同
实验探究:
1、按如图所示的
装置测铅笔芯的
导电性。
2、用小刀削铅笔
灰,用手捻一捻,
感觉如何?学生
探究。实验,观察
记录,交流,汇报
实验现象,归纳小
结。
学生思考回答比
较金刚石和石墨
物理性质的差异。
观察、思考、交流、
回答
让学生体验科
学探究,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体验
成功、快乐。
培养学生归纳
总结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
〔实验探究〕
活性炭的吸附性指导并参与实验,
引导学生发现活性炭的物理性质—
—及附性及用途。
提问:活性炭为什么是有吸附性
呢?
指导学生阅读107页内容,归纳(见
课件)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物质的性质与
用途有什么关系吗?结构与性质呢?引导学生
归纳。
决定 决定
结构 性质 用途
学生动手实验,观
察现象、记录、并
分析归纳、回答问
题
学生思考,交流讨
论并回答
体验科学探究,
获取感性知识
再升华为理性
知识
将学生认识引
向深入,培养学
生分析推理能
力
讲解: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除金刚石
外还有一类以新的单质存在的碳,
如 1985 年发现了 C60 分子。
展示 C60 分子图片,提问:C60 是单
质还是化合物?分子的构成?
讲解:C60 分子是由 60 个碳原子构
成,形似足球,又叫足球,这种结
构分子很稳定,目前人们对 C60 分
子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将
C60 应用于超导体材料科学等领域
聆听
观察
回答问题
了解高新科技,
能用发展的观
点看待碳的单
质
正在不断地深入。
学以致用
展示练习题(见多媒体课件)
学生思考,交流回
答问题
了解学生对知
识的演播情况,
培养运用知识
的能力
反思与
评价
提问:请同学们谈一谈学完这节课
我有哪些收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
上,将知识再归纳 学生发言
学习反思是知
识的内化,认识
提高情感升华
的过程
布置作业
P108 家庭小实验
P109 习题:1、2、3、5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以大家都感兴趣的钻戒导入,课堂上又做了多个小实验,学
生积极参与,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上这节课本身比较简
单,所以学生掌握的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