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设计《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
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了解,初步认识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
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
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讨论探究,体会物尽所用、人尽其
才的道理。
(2)培养学生无止境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性质
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
化,在初中化学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本课题(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包括两部分:
一是碳的单质(第一课时);二是碳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通过这一堂课的学
习,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
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
的生活实际,例如,在介绍金刚石和石墨的用途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中用到或
见到的物质,如玻璃刀、钻石、铅笔等。本课题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C60 分子及管状碳等,最大特点
是图文并茂,许多内容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材内容,
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学生分析】
2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在“水的净化”课题
中学生对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已有了解,因此学生已具备用探究的方法认识不
同碳单质的一些特性以及用途的能力,所以我们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
法。
【教学策略与方法】
策略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围桌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是:“学生
自主学习→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实验探究学习→当堂训练。”
策略二: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加强直观认识的同时,顺利形成要领和确信理论的
真实性。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学生猜想──讨论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如木炭吸附性,先让学
生猜测红墨水中加入木炭的现象,过滤后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然后动手
实验,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木炭具有吸附性,使红墨水颜色逐渐褪去。
策略三: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生活中的实验,亲身
体会到化学知识就在我身边,学到书本知识,可以自己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与
呈现方式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与碳单质相
关的图片
展 示 并 简 单 进
行相关介绍,并
提出问题:这些
物 质 为 什 么 具
有 这 样 的 功
能?
仔细观察并且
认真思考这些
图片与本节课
的内容有什么
关联呢?同时
激起了探究欲
望
由学生熟悉
的物质引入
新课,激发
兴趣
展 示 预 习
的学案
多 媒 体 展
示 , 选 派 一
名学生代表
展示其完成
的导学案
教师点评,帮助
学 生 解 决 疑 难
问题
小组合作,组
内互帮,查缺
补漏,
让学生更快
的进入新课
的学习
学 习 金 刚
石的性质,
用途
1.实物展示
金 刚 石 模
型;
2.了解金刚
石的用途
提问:金刚石硬
度 为 什 么 这 么
硬?
1. 学 生 讨 论 ,
交流,回答;
2.说说金刚石
的用途
使学生感受
到性质与结
构 , 性 质 与
用途的关系
学 习 石 墨
性质,用途
1. 学 生 活
动 , 完 成 两
个实验;
2.展示石墨
1.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实 验 得 出 石
墨的性质;
2. 引 导 学 生 得
出 石 墨 的 性 质
与结构的关系
1. 小 组 合 作 ,
完成实验;
2.有了前面的
学 习 , 学 生 对
于石墨性质与
结构关系应该
1.锻炼学生
的 动 手 能
力;
2.培养学生
分析解决问
3
的结构
3.了解石墨
的相关用途
很快就能归纳
出来;
3.联系生活学
生很快说出石
墨的用途
题的能力;
认 识 金 刚
石,石墨组
成 元 素 相
同,理解其
物 理 性 质
存 在 差 异
的原因
提出问题:
造成金刚石
和 石 墨 物 理
性 质 有 很 大
差 异 的 原 因
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帮 助学 生总
结出原因;
学 生 小 组 内 交
流 讨 论 归 纳 总
结 出 造 成 金 刚
石 和 石 墨 物 理
性 质 有 很 大 差
异的原因是:碳
原 子 的 排 列 方
式不同。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解 决 问 题
的能力
学 习 活 性
炭,木炭性
质,用途
1.多媒体展
示结构模型
2. 演 示 实
验:活性炭
吸附实验;
1. 回 到 课 前 的
导学内容,让学
生 思 考 活 性 炭
为 什 么 具 有 吸
附性?
2. 教 师 演 示 实
验
1.学生阅读课
本 , 独 立 完 成
相应导学案练
习;小组合作,
解 决 疑 难 问
题 , 让 学 生 说
说活性炭结构
与 性 质 的 关
系;
2.学生观察实
验 现 象 , 表 述
实验现象;
1.培养学生
自 学 能 力 ,
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课 本 108
页 的 讨 论
题
展 示 讨 论 内
容:结合金刚
石,石墨,木
炭 和 活 性 炭
的 性 质 和 用
途,讨论物质
的 性 质 与 用
途 之 间 的 关
系
教 师从 旁引 导,
帮助学生解决问
题
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得出结论
引 导 学 生 初
步 认 识 物 质
的 性 质 与 用
途,性质与结
构 之 间 的 关
系,并归纳,
得出结论:
结 构 决 定 性
质,性质决定
用途。
学习 C60
课 件 展 示
C60 结构,性
质,用途
教师适时讲解,
引 导 学 生 了 解
C60
阅读课本,小组
合作交流,学习
C60 的结构性质
用途
通 过 前 面 的
学习,学生能
够 自 己 总 结
归纳出C60 的
性质用途
展 望 科 学
前景
课 件 展 示 其
他碳单质
教师讲解,鼓励
学生努力进取永
了 解 课 本 外 的
知识
让 学 生 懂 得
科 学 的 发 展
4
攀科学高峰 是无止境的
总结归纳 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随堂检测 见导学案的随堂检测
作业 导学案 P62-64
【板书设计】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
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4.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
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5.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是: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